健康養身★腹痛就醫竟是肝腫瘤 危險族群要定期篩檢

腹痛就醫竟是肝腫瘤 危險族群要定期篩檢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80歲黃先生平時務農,近日來覺得上腹部悶痛不舒服,在家屬陪同下到衛福部南投醫院就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他的肝臟有一個約5公分腫瘤,全家都很驚訝,肚子痛怎麼會是肝出問題。後來在醫師轉介下,黃先生接受了部分肝臟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自覺體力改善不少,先前腹部症狀消失了,也可巡視農作物。

肝臟是沉默器官 肝損傷威脅生命

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洪弘昌說明,肝臟是人體最大、也是最沈默的器官,它主要有代謝、解毒、熱量儲存、分泌等功能。肝臟能自行修復損傷,即使只剩下一小部份,只要功能正常仍然能夠運作。然而,肝臟功能複雜且重要,如果遭受侵害,生命也將會受到嚴重威脅。

針對肝臟腫瘤治療,南投醫院外科主任李博彰解釋,肝臟的良性腫瘤通常不需特別處理,除非長得太大而引發問題,但只要經外科手術就能治癒。而肝惡性腫瘤有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轉移性肝惡性腫瘤、肉瘤和血管肉瘤等,就需要更積極治療。

李博彰進一步說明,目前可以一項或多項方式來治療,例如手術,包括部分肝切除或肝移植;局部治療,如熱凝和栓塞;放射治療,包含標靶治療或化學治療。

肝癌危險因子有這些 早期難發現

肝癌或膽管細胞癌的的危險因子有那些?李博彰表示,長期酗酒、B型肝炎病毒和C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及肝硬化、血色素沉著症、黃麴黴毒素、某些避孕藥、潰瘍性結腸炎、膽管反覆發炎及結石等,都會引發肝癌。而且肝癌一般都沒有明顯症狀,往往擴散後才被發現,所以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在初期被診斷肝癌。

這些症狀應就醫 肝硬化患者要定篩

醫師提醒,民眾如果發現體重下降、食慾降低、腹脹、噁心或嘔吐、發燒、觸摸到腫大的肝臟、脾臟,腹部或靠近右肩胛骨部位感覺疼痛、腹水、皮膚瘙癢,應該儘快就醫。

洪弘昌建議,有肝癌高危風險而有肝硬化的病患,應每6個月到12個月,做甲胎蛋白檢測(Alpha-fetoprotein /AFP)和超音波檢查。但他強調,預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便是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並且遠離誘發因子。

【延伸閱讀】熟男笑來像小孩 靠全瓷貼片擁帥大叔笑容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1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癌痛不治療,存活率恐下降!國外研究發現,重度癌痛患者存活期,較無痛患者少44個月。醫師強調,癌痛影響治療成效及身體復原,建議有痛、有講、有治療,癌痛控制得好,吃得好、睡得好,才有體力對抗癌症。 癌痛縮短存活期 新光醫院疼痛照護中心主任陳瑞源指出,據統計,全台約有30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看到頭上一根根的白髮出現,無論年紀多大,心裡都會感到難過,因為白髮象徵著老之將至。有人會吃些黑芝麻或是黑木耳,希望能夠有所改善,不要讓白髮繼續增多,甚至希望能夠使白髮變黑髮;然而,中醫師卻直指,吃這些東西都只是心理治療,讓人存有希望,實際上並沒有證據顯示,吃黑芝麻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9歲趙小姐,是正港的台灣人,但五官立體、膚色又黑,加上臉型較方正,還有深深的淚溝、魚尾紋、法令紋,常被誤認為是菲傭,讓她哭笑不得,才下定決心「換臉」。 老態被誤認成菲傭 「平平都是外國臉孔,怎麼差這麼多!」趙小姐說,每次到速食店點餐,服務生都給她英文菜單;到銀行存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38歲蔡小姐患有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去年動過1次剖腹手術切除子宮內膜異位瘤,但在今年第2度復發時即嚴重右側腰部疼痛就醫,發現因深層子宮內膜異位瘤造成右側腎水腫。為根除深層子宮內膜異位,再次接受手術切除緊緊包住輸尿管的深層子宮內膜異位瘤。三軍總醫院婦產科王毓淇醫師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