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腹痛就醫竟是肝腫瘤 危險族群要定期篩檢

腹痛就醫竟是肝腫瘤 危險族群要定期篩檢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80歲黃先生平時務農,近日來覺得上腹部悶痛不舒服,在家屬陪同下到衛福部南投醫院就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他的肝臟有一個約5公分腫瘤,全家都很驚訝,肚子痛怎麼會是肝出問題。後來在醫師轉介下,黃先生接受了部分肝臟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自覺體力改善不少,先前腹部症狀消失了,也可巡視農作物。

肝臟是沉默器官 肝損傷威脅生命

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洪弘昌說明,肝臟是人體最大、也是最沈默的器官,它主要有代謝、解毒、熱量儲存、分泌等功能。肝臟能自行修復損傷,即使只剩下一小部份,只要功能正常仍然能夠運作。然而,肝臟功能複雜且重要,如果遭受侵害,生命也將會受到嚴重威脅。

針對肝臟腫瘤治療,南投醫院外科主任李博彰解釋,肝臟的良性腫瘤通常不需特別處理,除非長得太大而引發問題,但只要經外科手術就能治癒。而肝惡性腫瘤有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轉移性肝惡性腫瘤、肉瘤和血管肉瘤等,就需要更積極治療。

李博彰進一步說明,目前可以一項或多項方式來治療,例如手術,包括部分肝切除或肝移植;局部治療,如熱凝和栓塞;放射治療,包含標靶治療或化學治療。

肝癌危險因子有這些 早期難發現

肝癌或膽管細胞癌的的危險因子有那些?李博彰表示,長期酗酒、B型肝炎病毒和C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及肝硬化、血色素沉著症、黃麴黴毒素、某些避孕藥、潰瘍性結腸炎、膽管反覆發炎及結石等,都會引發肝癌。而且肝癌一般都沒有明顯症狀,往往擴散後才被發現,所以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在初期被診斷肝癌。

這些症狀應就醫 肝硬化患者要定篩

醫師提醒,民眾如果發現體重下降、食慾降低、腹脹、噁心或嘔吐、發燒、觸摸到腫大的肝臟、脾臟,腹部或靠近右肩胛骨部位感覺疼痛、腹水、皮膚瘙癢,應該儘快就醫。

洪弘昌建議,有肝癌高危風險而有肝硬化的病患,應每6個月到12個月,做甲胎蛋白檢測(Alpha-fetoprotein /AFP)和超音波檢查。但他強調,預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便是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並且遠離誘發因子。

【延伸閱讀】熟男笑來像小孩 靠全瓷貼片擁帥大叔笑容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1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你在市面上買的蜂蜜真是純蜂蜜嗎?消費者心中總打問號?食藥署今(24)日預告相關標示草案,業者必須確實標示蜂蜜純度,預計112年7月1日上路,屆時民眾購買蜂蜜就不用擔心純度問題。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單從蜂蜜外觀及香味,確實很難分辨蜂蜜真偽,以及成分比例。有人建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症候群(出血熱)病例,為北部40多歲男性,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活動地以住處及工作地周邊為主。個案7月25日被老鼠咬傷,同日就醫後返家,7月26日因發燒再次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診;個案目前已出院,同住者無疑似症狀。今年漢他病毒累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8月炎熱酷暑中暑人相當多,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22日,總共有193人次熱傷害就醫,去年8月則有388人,衛福部國健署、交通部氣象局、中央研究院,共同組成「健康氣象e起來」團隊,共同開發「健康氣象」APP,提醒民眾炎熱或酷寒中保持健康。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30出頭在外商公司工作的小趙,疫情期間居家上班近3個月,原本就有血糖偏高問題的他,這陣子每天三餐叫外送,體重一下飆升3公斤,上周開始晚上和老婆親熱,小弟弟硬度竟然每下愈況,最後連進入都困難。後來就醫才驚訝得知,自己確診罹患糖尿病,所幸接受中醫調理,配合飲食控制,1周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