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腹部抽脂顧健康? 醫:無幫助

腹部抽脂顧健康? 醫:無幫助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近年來,在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的改變之下,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體重居高不下。根據研究統計指出,體重上升的確對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是增加的,尤其血壓、血脂肪、血糖異常的風險在男性與青少年中又更明顯。

吳栢瑞醫師表示,代謝症候群包涵了5項危險因子,腰圍、血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酯與高密度膽固醇,若是在這五項中有超過三項異常,產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幅上升。當然因為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的死亡率也同樣上升。所以體重的控制與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有著直接的關係。 

控制腰圍 可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吳栢瑞醫師表示,在這五項危險因子當中,需要特別一提的是腰圍,尤其在東方人。在同樣身高同樣體重的東方人,囤積在臟器周圍的脂肪要比西方人來得高一些,而這些囤積在臟器周圍的脂肪會讓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產生胰島素阻抗。也會因為這樣讓身體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最終就會形成糖尿病。所以控制腰圍也就代表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可以降低。

快速增加內臟脂肪的食物:炸雞、薯條、麵包

尤其年輕人大多喜愛高油脂與高澱粉類的飲食,如炸雞、薯條、麵包、手搖飲料等等,都是快速增加內臟脂肪的食物。所以在年輕的時候就必須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在中年之後出現高血壓糖尿病的代謝性疾病的風險才會降低。在這裡必須強調一點,現代人常用的腹部抽脂針對的是皮下脂肪,但影響胰島素阻抗的主要是內臟脂肪,所以腹部抽脂只能針對外觀,是無法對健康有幫助的。 

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族群 逐漸年輕化

吳栢瑞醫師表示,在產生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的族群當中,近年來也發現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向。尤其在醫院中慢慢出現30~40歲的青壯年卻出現中風的現象,追根究底,除了傳統過往大家熟知的抽煙與三高這些危險因子,因肥胖而導致的代謝性疾病人數也大幅上升。一旦出現心血管疾病與中風,除了對當事人造成極大的影響之外,對日常生活與家庭都造成極大的負擔與困擾。所以與其在疾病發生之後再來治療,更重要的,是在疾病發生之前就先做好預防,維持健康的身體與適當的體重,這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附註: 代謝症候群定義

1)肥胖:男性腰圍≧90公分(35吋半),女性腰圍≧80公分(31吋半)。 

2)血壓異常:未服用藥物下,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5mmHg。 

3)血糖偏高:未服用藥物下,空腹血漿血糖≧100mg/dl。 

4)三酸甘油脂偏高:未服用藥物下,三酸甘油脂≧150mg/dl。 

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未服用藥物下,男性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0mg/dl,女性<50mg/dl。(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6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經過數千年的鑽研和沈淀,穴位養生的神奇療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中醫認為,人體經脈上有361個穴位,如果再加上經脈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個。具體掌握這些知識,對於普通人來說十分困難,因此穴位養生似乎離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有點遠。中醫院推拿康復科副主任醫師總結出便於大家記憶的十個養生要穴,平時按揉幾下,可...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張淑珠報導】 中國附醫兒童神經科日前收治一位四個月大的寶寶,半夜突然放聲尖叫,媽媽驚醒,發現寶寶雙眼上吊、全身痙攣、嘴唇發黑,持續三分鐘,隔天又發生兩三次,家長帶往就醫,醫師詢問發現,爸爸爺爺嬰兒期都有類似經驗,兒童期就變成手腳容易扭曲,確診癲癇合併動作障礙症,基因檢測,終於解開家族...

閱讀詳情 »

抖腳抖不停?提醒您,很有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了!小時候常聽到,男抖窮,女抖賤, 長大後我才從各方面瞭解到了抖腿的危害:在社交場合,習慣性抖腿的人是非常不受人歡迎的,尤其女士。從中醫的角度講,抖腿是因為腎精不足的原因。肝是木,腎是水,水生木,所謂肝腎同源,腎精足了肝就壯, 腎精不足,肝精就不足,肝風內...

閱讀詳情 »

長夜漫漫,燒烤檔成了很多市民的心水之選。其中,烤生蚝、蒜蓉扇貝等更是吃貨必點的經典。 不過,生蚝的秘密你知道嗎?真心令人髮指啊! 肉殼分離或是「組裝貨」 烤生蚝通常是加了蒜蓉和調味料,不是很內行的人很難分辨新鮮與否,聞到的全是大蒜的味道。   而吃貨們務必注意,你所吃的生蠔可能並不是新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