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腹部氣脹 出生2天竟胃穿孔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腹部氣脹 出生2天竟胃穿孔

一名出生才2天的男嬰,因先天性血管不良,導致胃缺血缺氧而局部壞死穿孔,到院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性蒼白,經X光檢查,發現腹腔內充滿氣體,醫師判斷消化系統有破洞,在切除約4/5的胃後,已經可以正常喝奶,體重也增加500公克。

血壓偏低、發炎指數偏高、哭聲弱

澄清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黃元韻表示,該男嬰到院時的血液循環不是很好,血壓偏低、發炎指數也偏高,出現全身性蒼白且哭聲無力微弱,腹部氣脹,必須由小兒外科緊急開刀,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澄清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指出,男嬰腹腔中滿佈黃色的結塊,且胃部組織已破了一個洞,男嬰已呈現敗血症現象,清理出黃色結塊並將胃部切除約4/5後,才救回小嬰兒一命。

胃患部薄弱 乳液脹破胃壁流到腹腔

林雨利主任解釋,腹腔內的黃色結塊是嬰兒餵食奶水後與胃酸綜合後,從胃部的破洞流出,由於該男嬰先天性供給胃部的血管不良,在母胎中其胃尚未運作,一出生後胃就開始運作,有可能在缺血缺氧的胃患部已呈薄弱現象,當一開始餵乳後,乳液就脹破單薄處的胃壁,流到腹腔裡。

該男嬰手術成功後,術後的照顧就交給新生兒加護病房醫護人員,黃元韻主任表示,一開始以全靜脈營養照護該男嬰,7天後再從水到奶水餵食,經住院一個月,該男嬰由原本的3000公克體重增加至3500公克而順利出院,目前該男嬰每3小時的食量已達100西西的奶水,身體健康。

注意營養均衡、少量多餐

黃元韻主任指出,像這樣出生2天就胃部切除4/5的嬰兒,基本上要注意營養均衡,最好的方法是少量多餐,隨著男嬰長大,胃部會再擴大,吃固體食物仍需多加注意,並且需定期回診。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30歲的蔣先生,受頸部疼痛折磨近1年,不時蔓延成頭痛和頭暈,吃藥、傳統治療都無法緩解,有時嚴重到無法工作。檢查後發現蔣先生的長期頸部疼痛是因為胸椎僵硬影響,接受增生療法注射治療、搭配適當復健訓練及改正工作姿勢不良壞習慣後,才漸漸減輕疼痛康復。 胸椎接在頸椎下方...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導致5歲以下幼童死亡的第一名是因空氣污染及「二手菸」引發的呼吸道感染問題,每年造成全球57萬幼童死亡。我國每年約2萬7千人死於菸害,等同於每20分鐘就有1人因而死亡。菸煙中有超過7千多種化學物質,其中93種成分為致癌及有害物質,當中15種被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臺灣為中西醫療並行的多元化醫療環境,加上近來傳統醫藥對養生醫療保健、慢性疾病療效逐漸受到重視與肯定,中醫醫療及中藥使用普遍存在,為養成正確使用中醫藥觀念,衛生福利部提醒民眾中藥用藥安全的5撇步:「停偏方,看中醫,聽仔細,選合格,用對藥。」 衛生福利部教中藥用藥安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58歲的郭姓病人患高血壓及第二型糖尿病,雖然定期服藥控制,近半年來抽血報告發現肝功能指數中的GPT數值異常且常倦怠。胃腸肝膽科醫師發現,病人體重一年內上升10公斤,平常的血糖藥物也沒有規則服用。腹部超音波診斷為嚴重性脂肪肝,肝臟切片檢查確診為脂肪性肝炎(NASH)...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