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膀胱癌末患者福音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納入健保

膀胱癌末患者福音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納入健保

【NOW健康 詹舒婷/台南報導】1名70歲老翁因為血尿問題前往醫院檢查,醫師使用膀胱鏡檢查後發現膀胱有腫瘤,切片確診為膀胱癌,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手術後,發現腫瘤已侵犯到肌肉層,無法刮除乾淨,電腦斷層掃描也顯示膀胱周邊的脂肪組織不乾淨,且骨盆腔淋巴結有腫大現象,臨床期別為T3N1M0(第4期)。

 

奇美醫學中心泌尿腫瘤科主任劉建良建議患者接受化療,但由於老翁腎功能不佳且擔心化療副作用,因此改以透過6次免疫檢查點抑制治療,之後再接受根除性膀胱切除及骨盆腔淋巴清掃,目前切下來的檢體僅有殘存的膀胱原位癌,術後恢復良好,持續追蹤下尚無復發跡象。

 

膀胱癌在臺灣男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9,症狀以肉眼可見的無痛性血尿為主,分布的年齡層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男女比例約為55比45,早期的膀胱癌(非肌肉侵犯型)治療方式,以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加上術後膀胱化學灌藥為主;局部晚期膀胱癌(肌肉侵犯型)以全身性化學治療加上放射線治療,或是根除性膀胱全切除手術為主;轉移性膀胱癌(淋巴轉移、臟器轉移或是骨頭轉移)則以全身性化學治療為主。

 

劉建良表示,過去30年的晚期膀胱癌病人,一旦化學治療無效,往往就失去更好的治療方式。直到2013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s inhibitors)問世,才對這類的病人有一線治療生機,簡單來說,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就是喚醒身體的T細胞來攻擊癌細胞,如果病人本身的T細胞缺乏或是功能不佳,對免疫治療的成效也會造成影響。

 

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於今年2月21日公布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包含Nivolumab、Pembrolizumab、Atezolizumab等3種藥物納入治療8種癌症,適用的癌症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肝癌、胃癌,以及泌尿系統相關的泌尿道上皮癌、腎細胞癌等。

 

衛福部健保署今年4月1日起在8億元經費支應下,以治療800人為目標。目前市面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自費藥約100至300萬元不等,透過健保給付,對癌友無疑是久旱逢甘霖,帶來無窮的希望。

 

依照目前大多數的臨床試驗結果,單獨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癌症的有效率多半只有大約20%至30%左右,多數人仍是無效的,但若反應呈現有效,效果通常很明顯。經過幾個月的觀察,符合健保申請治療條件的泌尿道上皮癌病人約有30人,其中有療效的病人大約有55%,是8種癌症裡面治療效果最好的。

 

劉建良表示,奇美醫學中心確診泌尿道上皮癌的患者每年新增約有200至250人,其中晚期膀胱癌比例占20%至25%,在目前現有的手術、化學、放射線、藥物等治療下,5年存活率只有20%至30%,而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病人卻可以在化療已經無效的形況下,再延長6至10個月的存活時間。希望在新型藥物的幫助下,能幫助這些晚期病人減輕癌症的痛苦,改善生活品質,進一步延長整體存活率。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中醫院一位幸秋香護理師,從事長照服務已有12年的時間,去年開始進入長照2.0服務,讓她深入了解一個家庭照顧者,因為對長照資源的不了解,面對問題應接不暇、求助無門的痛苦。因此,她主動關懷個案家庭沒說出口的需要,盡力的協助他們,也成為個案家屬照護路上的光亮。骨盆腔粉碎骨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多晚婚,再加上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百般呵護;然而,人的一生有如馬拉松,家中寶貝不能只贏在起跑點上,必須要建立起良好的健強體魄,有了營養消化吸收好,抵抗力自然好。要如何讓寶寶健康成長呢?揚名海內外中醫師李深浦兒孫滿堂,個個身強體健;在此,他特別公開家傳5...

閱讀詳情 »

塑膠袋=塑化劑! 大量曝露增動脈硬化風險【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熱騰騰的包子,裝入塑膠袋裡,方便拿著吃,塑料因為很方便,被廣泛用在各領域。而塑料要軟,就得使用塑化劑,像是塑化劑DEHP(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在台灣有高達7成使用率,台大醫院團隊一項追踨800個平均年齡21歲年輕人的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憂鬱症已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視為新世紀三大疾病,全球超過4%的人為憂鬱症所苦;一旦有憂鬱症狀,不論輕重,都會影響生活品質。 針對憂鬱症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民眾,草屯療養院院長簡以嘉表示,過去藥物難治型的憂鬱症,若接受最新核准、非侵入性且安全的憂鬱症生理治療方式—重複經顱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