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膀胱發育最晚熟?醫師解讀孩子尿床原因

膀胱發育最晚熟?醫師解讀孩子尿床原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8歲的宥宥以經上三年級了,每天都會尿床,就算媽媽半夜特地叫他起床尿尿也沒用,床單被子洗到都來不及乾,但他妹妹才五歲就完全不會尿床了,媽媽因而帶他到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就醫;在診斷後發現,原來是原發性單一症狀尿床,經過持續六個月的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後,現在尿床症狀已慢慢獲得改善。

膀胱發育最晚熟 孩子6歲還在尿床應求診

尿床是很常見的症狀,它是指在睡眠期間膀胱發生的無意識排尿。張藝馨主治醫師表示,依照臨床上的定義,「尿床」是5~6歲的小孩,仍然持續每個月有2次或2次以上在夜間尿床;或6歲以上的小孩,仍然持續每個月有1次或1次以上在夜間尿床。

每個人每天都會尿尿,這好像是種自然而然的本能。但事實上,排尿這個動作其實是由一連串複雜的生理活動所組成,牽涉到多種神經訊息的傳遞和肌肉的調控。膀胱是我們人體發育最晚成熟的器官,平均約要到六、七歲後才會有較精準的控制,這也就是為什麼尿床的治療指引都建議六歲以上再開始尿床治療的原因。

小朋友尿床分2類 主要與3原因有關 

小朋友尿床的原因主要可歸為三大類:

1、夜間多尿症:是最常見的原因,跟飲水太多、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有關。

2、膀胱容量變小:跟膀胱過動症、膀胱逼尿肌/括約肌協調異常、便秘、泌尿道感染有關。

3、睡眠覺醒異常:發育遲緩、睡眠呼吸中止、遺傳因素等。

張藝馨主治醫師補充,若孩子出生後尿床的現象就一直沒停過,這稱為「原發性尿床」;如果中間曾有六個月以上沒有尿床,後來又再發生尿床的現象超過一個月,稱為「次發性尿床」,有可能和泌尿道感染或特殊因素有關,如家中有新生兒,大孩子表現退化行為以獲得大人關注。

小孩尿床適時就醫 助提升生活品質建立自信心

雖然的確有部分小朋友隨著年紀增長尿床就改善了,但也有人遲遲沒有好轉,尤其是每週會尿床超過四次的小朋友們。其實,如果孩子上國小後仍然有持續尿床的狀況時,建議家長可以考慮帶小朋友到兒童腎臟科門診評估;適時就醫不但可以找出問題,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跟家庭氣氛,對於小朋友的心理發展與自信建立都有顯著的幫助。

【延伸閱讀】

這樣做全台4萬人免得癌 黃達夫:健保省一半

刺鼻味在家呼吸也致癌? 甲醛危害你不可不知!

婦人骨痛如蟲啃 竟是乳癌惹的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8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58歲男性,因罹患支氣管擴張,長期有反覆咳血等症狀,且幾乎每星期都會發生,儘管多次就醫但依舊難根治,4年前疑似中風急診,沒想到住院期間又出現嚴重咳血;台南市立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吳星賢表示,經由胸腔鏡肺葉切除和支氣管動脈結紮手術後,所幸術後患者已無大礙,也順利擺脫多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77歲的呂姓老翁,偶爾感冒咳嗽,平時很少有不舒服,但近來連散步都會很喘,就連去上個廁所也會喘到不行,甚至覺得呼吸困難,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有「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 每一千位新生兒約有一位 豐原醫院心臟科主任曹承榮表示,「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也就是左心房跟右心房中間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天氣漸漸轉涼,早晚溫差大,小心一不注意恐引發心血管疾病,尤其高血壓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包括頸部有僵硬感、早晨或傍晚容易頭昏等,容易被患者忽略;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郁志指出,高血壓又稱為隱形殺手,除了定時測量血壓掌握控制目標外,也應配合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且規律服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