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4步驟! 從年輕就談場刻「骨」銘心的愛

4步驟! 從年輕就談場刻「骨」銘心的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2013~201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50歲以上民眾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量測骨質密度,結果有骨質疏鬆症的民眾佔了12.3%,其中男性為8.6%,女性為15.5%,且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並在65歲開始驟增,且女性的百分比至少高出男性一倍以上。

髖骨骨折 20~25%一年內恐死亡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進一步指出50歲以上的人群中,多達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會因為骨質疏鬆問題而易導致骨折。骨折會引起嚴重的疼痛、無法行動和長期殘疾,其中又以髖骨骨折為最嚴重,因為一旦發生髖骨骨折往往造成需要他人的輔助照護,也喪失行動上的自主權,更嚴重的是約有20~25%的機率會在一年內死亡。

愛骨四步驟 免於未來發生骨鬆性骨折

由於骨質疏鬆症在早期並沒有任何症狀,絕大多數都在無聲無息中侵蝕著骨骼,通常要等到骨折時,才知道自己骨質已經疏鬆了。IOF指出,在年輕時能多增加10%骨密度,就可延緩骨鬆發生達13年,因此從年輕就開始儲存骨本,國民健康署提供愛骨四步驟,幫助大家對抗這個「無聲的殺手」。

步驟1、飲食營養充足

保持骨骼肌肉系統健康需要均衡飲食,包含鈣質、衛生素D及蛋白質等營養素,其中乳製品是最容易獲得鈣質的來源之一,身體也需要透過適當日曬來活化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

步驟2、定期荷重運動

從事荷重運動可增加骨質密度和強健肌肉,助於改善身體協調與平衡,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因此建議從事健走、慢跑、爬樓梯、登山、跳繩等具有對抗地心引力運動。 

步驟3、避免不良生活習慣

吸菸不僅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及許多臨床症狀的危險因子,在骨密度的維持及骨折方面也不例外,為確保骨質健康,也不應抽菸、酗酒,同時避免過度飲用咖啡及熬夜等不健康生活形態。

步驟4、查明是否有風險因子

若父母曾發生過骨折,尤其是腳骨骨折,則個人患有骨質疏鬆症風險也會提高,且曾發生過骨鬆性骨折的人第二次骨折機率是沒有骨折過的人兩倍,另外服用類固醇藥物者其骨骼亦會變得脆弱。另外停經後婦女、卵巢切除或45歲之前提前更年期的女性也要特別注意骨骼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6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最新COVID-19(武漢肺炎)狀態,今(16)日台灣新增8例境外移入患者,大部分都有歐洲與北非旅遊史,指揮中心立即將東歐、中東、中亞、北非共42國都提升至旅遊疫情第3級警告,明(17)日開始,任何出境至第3級地區再回台,不得領取防疫補償金,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胃腸道中有許多產氣桿菌,這些產氣桿菌消化了葡萄糖、乳糖或食物的殘渣後,即會產生許多氣體。大多數胃腸道內的氣體會往下藉由「放屁」從肛門排出,但部分胃內的氣體則可能會往上從嘴巴排放出來,就是所謂的「嗝氣」或「打嗝」。   一般人可能認為打嗝是小毛病,不必太在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COVID-19(武漢肺炎)一口氣新增八例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公布國內新增境外移入病例(案60至67)。案60為中部20多歲女性,2月9日至3月11日獨自赴義大利、希臘、德國旅遊,12日入境,14日出現發燒、畏寒及倦怠就醫,經通報檢驗,於今日確診。 案60及6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繼戈貝爾、米契爾等兩名爵士球員,活塞中鋒伍德也也確診感染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成為第3名染病的NBA球員,許多人質疑,籃球選手天天運動,身體好得很,免疫力應該也優於一般人,怎麼還會染病?   「過度運動,反而降低免疫力。」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