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膀胱過動症無法根治? 這樣治療或許能幫您

膀胱過動症無法根治? 這樣治療或許能幫您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尿尿對一般人而言是很簡單輕鬆的事情,但是對於頻尿、尿失禁的人而言,卻非常痛苦。根據統計,將近有兩成國人有這種困擾,尤其以女性居多。對於膀胱過動症的治療,中西醫都有許多方法,但是都只是減緩症狀,無法根治。不過,根據中西醫整合醫師楊龍駿所做的臨床研究顯示,在完全不使用藥物下,僅以針灸治療,八成五以上的膀胱過動症病人都不再復發,恢復了正常的排尿習慣。

為什麼會發生膀胱過動症?

中西醫整合針灸特別門診楊龍駿醫師表示,膀胱在儲尿過程,因為膀胱逼尿肌不穩定,導致不斷的出現尿意感,在膀胱還沒裝滿尿之前就一直想去尿尿,甚至來不及去廁所就發生尿失禁的現象,若是出現在夜晚,更會因為頻尿而造成嚴重的睡眠不足。膀胱過動症較常見的症狀是頻尿、尿急、尿失禁及夜尿。為了減輕頻尿的痛苦,大多不敢喝太多水,或者不敢出遠門,以免外出時找不到廁所,生活品質非常差。

目前中西醫的治療方法只能治標

膀胱過動症的治療,中醫與西醫都有很多方法,楊龍駿醫師指出,西醫的治療主要是使用藥物讓膀胱逼尿肌穩定,但是會有一些副作用;或是針對膀胱注射肉毒桿菌,讓膀胱肌肉能夠放鬆,甚至經由外科手術擴大膀胱的容量。至於傳統中醫則主要用中藥來調理泌尿系統。然而,這些方法雖然能減輕膀胱過動症的部分症狀,但療效不穩定,復發率極高,更不可能有根治的機會。

頭皮針與耳針調節膀胱肌肉神經血液循環 八成五以上恢復正常排尿

楊龍駿醫師認為,膀胱的儲尿與排尿功能,不僅是膀胱肌肉的問題,有時更與大腦皮質有關,因此治療膀胱過動症必須要考量全面性的病因。在他的治療經驗中發現,使用頭皮針與耳針刺激某些穴位,不僅能夠迅速且顯著的改善病人頻尿的問題,甚至能夠使膀胱的尿容量恢復到正常值,根據統計,八成五以上病人都恢復正常的排尿功能,不再復發,這樣的治療方式,可說是前所未有的。

曾經有膀胱過動症病人因為膀胱容量只有150cc,頻尿非常嚴重,半夜要上7~8次的廁所,泌尿科醫師建議每半年要做膀胱擴張手術;經過楊龍駿醫師針灸兩個療程之後,目前已經恢復正常尿容量(500~600cc),不再出現頻尿、夜尿的現象了。也曾有病人每半個小時就必須跑廁所,在第一次針灸治療留針兩小時期間,完全都沒有尿意感。

楊龍駿醫師認為,內臟器官經由針灸的刺激,只要讓它的功能恢復正常運作,再復發的機率非常低。由於膀胱過動症會讓病人不敢喝水,容易出現腎臟功能異常的問題,夜尿也造成嚴重的睡眠不足,在長期的身心俱疲之下,會出現憂鬱症的問題。因此,楊龍駿醫師建議,若要根本解決膀胱過動症困擾,頭皮針搭配耳針的治療應該可獲得最佳的療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2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炎熱的夏天到了,袖子和褲子越穿越短,去年累積的掰掰肉、肥肥臀終於要見客了嗎?體態是台灣民眾最重視的議題之一,在2018年的調查中,代謝變差、肥胖是成年人最在意的健康議題(連結),而且在疫情下大家出外活動比例也減少了。 董氏基金會調查指出有4成5的民眾覺得活動量減低(連結),不運動、久坐更是一般上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你們的集氣,你們的加油,我都收到了,謝謝大家」,台灣新冠肺炎葉克膜治療最長時間(33天)感染者,今(18)日坐在輪椅說著心情,曾經面臨心臟停止、嚴重肺炎、全身器官衰竭的他,台灣大學副校長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形容,就像與閻羅王拔河,最後一刻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宜蘭報導】45歲黃女士乳癌治療後深受淋巴水腫之苦,出現上肢腫脹疼痛、不能彎曲、一碰就痛等症狀,讓她無法好好工作與睡覺。經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鄧復旦副院長採用震波創新療法後,終於解決她的長期困擾,一掃憂鬱陰霾。 黃女士自2018年發現乳癌後,除了手術切除左側乳房外,也積極接受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令人眼花撩亂的健康檢查項目,受檢者在意的是能否做全身的檢查,而醫療人員最在意的反而是檢查結果能否反映出真實的身體狀況、提供了多少健康資訊?健檢遠離疾病 掌握3大選擇重點成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陳泓裕醫師表示,想要藉由健康檢查遠離疾病,需要理性的選擇健康檢查項目,有3大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