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膝關節退化非老年人專利! 切勿「忍痛」而錯失治療良機

膝關節退化非老年人專利! 切勿「忍痛」而錯失治療良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退化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其中,膝關節因需長期承受人體重量,與其他關節相較之下更容易產生問題,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達15%,而根據衛福部統計,58歲以上長者,每5人中就有1人有關節退化問題。但你知道嗎?其實不只年紀增長會讓關節退化,體重過重、姿勢不當等因素都會加速其損耗。再加上現代人運動風氣漸盛,運動、路跑、登山樣樣來,運動傷害發生率居高不下,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郁智提醒,日常生活中的大小扭傷、撞傷,若沒給予足夠時間讓身體修復或接受妥善治療,都有可能累積成退化性關節炎。

軟骨修復能力差 膝關節疼痛需及時治療

多數痛症輕微之膝關節退化患者,透過適當休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及搭配輕度消炎藥物、加強訓練大腿股四頭肌等方式,約1-2週即可感受到症狀改善。但林郁智醫師分享,臨床上也有不少人有習慣性隱忍疼痛的現象,導致來就診時已是中度、重度退化,伴隨膝蓋腫脹、鈍痛難耐甚至已不良於行,此時更須及時釐清病因並介入治療,避免走向「置換人工關節」一途。

非手術治療方式怎麼挑? 醫:各有優缺點 

目前非手術之常見退化性關節炎治療,包含關節內注射玻尿酸、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增生療法(Platelet-rich plasma,PRP)、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林郁智醫師指出,三種治療方式各有優缺點:

1.關節內注射玻尿酸

若使用口服藥物超過6個月仍無效,也非膝關節退化中重度以上的患者,可與主治醫師討論申請健保給付。林郁智醫師形容,玻尿酸的角色就像「潤滑劑」,膝關節輕度退化如同機器生鏽,適度施加潤滑劑可讓其正常運作,但若機器本身已壞掉失去功能,即已是重度膝關節退化患者,使用玻尿酸恐成效不彰。 

2.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增生療法(Platelet-rich plasma,PRP)

因人體血小板中富含生長因子,因此PRP療法原理即抽取患者自身血液,離心出高濃度血小板後再注入回退化關節面,坊間有許多診所都有提供PRP治療,優點在於可及性高。然而,林郁智醫師提醒,PRP運用在退化性關節炎的真實效用仍有待商榷,且血液分離儀器與場所都會影響治療結果,如環境控管任何環節未注意也都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3.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

脂肪幹細胞具再生及分化功能,也能分泌生長因子,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即利用此特性。幹細胞注入關節面後,可舒緩發炎反應並協助軟骨增生與組織重建。林郁智醫師強調,自體脂肪幹細胞需在國家認證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ood Tissue Practice, GTP)要求之實驗室才能進行萃取,安全性更受保障,能將患者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同樣與「生長因子」有關,PRP與自體脂肪幹細胞有何不同?林郁智醫師說:「PRP像是散彈槍,非經特殊儀器萃取生長因子,因此注入患者傷部後效用較看個人,而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是在實驗室中純化、萃取幹細胞再打到傷部,以目前研究數據看來,減緩軟骨損傷惡化的效果較PRP更明確。」

手術不一定為最終選擇! 「釐清病因」才是關鍵

手術常常被認為是膝關節退化的最終選擇,林郁智醫師表示其實不然,手術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患者痛症並讓其恢復生活功能,而膝關節退化也有可能是因O型腿、X型腿等腿型問題,長期行走姿勢不正確進而磨損軟骨而造成。此時手術可協助關節矯正,讓軟骨使用年限更持久。

因此,手術並非總是「最終選擇」,醫師會全面了解患者情形,並在各種利害權衡之下評估患者是否有需求,若一昧拒絕手術反而可能因疼痛導致沒辦法正常活動,進而影響身體其他功能,或使慢性病更加難以控制。

膝關節退化非老年人專利! 切勿「忍痛」而錯失治療良機

▲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郁智

【延伸閱讀】

年節出外踏青不想敗興而歸? 預防膝關節退化3大要訣

身體儘量維持「左右對稱」 可幫助減少關節、肌肉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7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咖啡這種東西,你可能每天早晨都要來一杯,不過你對咖啡的了解恐怕也不多,是吧?我也是這樣。儘管對你來說倒上一杯咖啡很簡單,但咖啡的歷史和故事卻一點都不簡單。 這16個有關咖啡的事實恐怕會令你一時接受不了,不過我敢保證,只要你看完這篇文章,一定想來一杯。   1.咖啡VS皮質醇 當你剛睡醒的時...

閱讀詳情 »

河裡救出兩名溺水幼兒。孩子已沒有呼吸, 村民就用當地特有的急救法,攥著孩子雙腳,倒背著孩子跑步。幾分鐘後,小男孩吐出幾口水來,哇地一聲哭了。又跑了起碼十分鐘,小女孩也從死神的手中被拉扯了回來。請擴散,暑假到了,不知多少孩子要下水游泳,趕緊轉,說不定可以救很多人。醫師強調,如果每個收到這條信息的人,能...

閱讀詳情 »

最近微博上熱門的話題,“18種可能會致流產,致寶寶變傻的食物”。一時間引起孕媽媽的廣泛關注。很多網友有疑問,到底有沒有醫學根據?吃了真的會導致胎兒“變傻嗎?為此,家庭醫生在線請來了廣東省中醫院生殖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陸杉為廣大網友一一釋疑。   專家介紹:陸...

閱讀詳情 »

腹脹會造成嚴重大的不適感,而且有些人的腹脹一再複發。擺脫腹脹最好的方法是改變飲食並且增加運動量。輕微的腹脹可以通過適當地散步或者非處方藥物就可以立即擺脫。繼續閱讀下文,了解更多關於擺脫腹脹的詳情。 方法1:飲食 控制纖維攝入量。纖維攝入量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引起腹脹,所以通過調整纖維攝入量可以大幅度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