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律神經失調 小心焦慮變憂鬱症

自律神經失調 小心焦慮變憂鬱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您常莫名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頭痛、腸胃不適、失眠嗎?小心自律神經失調,長期焦慮恐變憂鬱症!醫師指出,情緒困擾容易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而影響身體健康狀況,惡性循環的結果,長期下來焦慮恐罹患憂鬱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胡維恆表示,自律神經是指由大腦自主管理的神經,主要控制人的呼吸、心跳、體溫及血壓,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作用在於刺激,使人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壓上升、腸胃蠕動變慢;而副交感神經則是抑制,讓人心跳減緩、血壓降低、呼吸變慢、腸蠕動增快等。

當自律神經失調,身體健康就容易出狀況。胡維恆指出,自律神經失調是由情緒困擾引起身體不適的反應,包括體力下降、莫名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頭痛、盜汗、腸胃不適、食慾不振、失眠等症狀,長時間身體不適,容易導致焦慮變成憂鬱症。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胡維恆以「展望今朝、正向思考、笑一笑不煩惱,今天會更好」鼓勵民眾。他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先把一天的行程做初步規劃,壓力就會減少;遇到困難記得正面思考,平常多收集一些正面、搞笑的字句,放在口袋時時勉勵、逗自己開心,情緒困擾就會減少許多,也不容易發生自律神經失調。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76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頭皮又油又癢,頭皮屑變多,去角質真的能改善嗎?日前一名女病患,因為頭皮屑困擾,到美髮店時被建議進行去角質護理,沒想到頭皮又癢又痛的,嚇得她趕緊就醫,才發現是因為過度深層清潔,造成過敏性皮膚炎,頭皮出現大片紅腫的現象。開業醫師趙昭明表示,季節交替氣溫改變,頭皮適應不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還記不記得卡通櫻桃小丸子,小丸子的爺爺跟小丸子說只要打100次隔就會死,讓小丸子怕得要死?臺北市聯合醫院家醫科余文瑞主任說,會造成時常打嗝有可能是在身體橫膈附近有腫瘤。雖然發生的機率不高,但還是建議常打嗝的人去醫院檢查是否有腫瘤的出現。俗話說「小孩要打嗝才會長大」;不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很多女性都有私密處搔癢的問題,究竟造成的原因為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產科醫師歐名哲說,導致私密處搔癢的原因很多,臨床上可分成感染型與非感染型。私密處搔癢跟飲食、穿著,以及情緒有關,若不處理將引起生殖內分泌系統出問題。 歐名哲表示,私密處搔癢感染型是因為念珠菌、黴菌,以及...

閱讀詳情 »

樂漢方小編今天要跟大家討論的是困擾許多人的問題-內臟脂肪。內臟脂肪大部分推積在腹部,另一部分會在肝臟的組織,它的組成為中性脂肪,又稱為白色脂肪,大量的脂肪累積,會造成更多的游離脂肪酸進入血液,血液充滿了脂肪酸與膽固醇漸漸就會沉澱,另外因為血液凝滯度的增加,氧化壓力就會提高增加了動脈硬化的風險,一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