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然翻身擺位照護 借力使力不受傷

自然翻身擺位照護 借力使力不受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目前年長者比例占13%,估計五年後,將會提高到20%,因此長照等醫療照護機構是最主要目標,尤其居家及醫療機構長期照護已成為目前照護趨勢;為了協助更多照護行動不便及長期臥床的年長者的照顧服務員,花蓮慈濟醫舉辦老人自然照護移位轉位課程,邀請日本亞洲動作資源普及研究所所長印南裕之,分享照顧年長者的照顧方法。

預防臥床病人壓傷 得控制外力和重力

臨床上,許多照顧服務員,仍以徒手的方式替被照顧者轉移位,但其實一不小心可能會造成多重運動傷害,甚至造成壓傷,連被照顧者也可能會感到不適;印南裕之所長表示,造成長期臥床病人壓傷原因,主要是來自身體重心的壓迫以及剪切力,最有效預防的方式,就是得控制外力和重力,幫助預防改善。

自然翻身擺位照顧 關鍵在身體重心移動

印南裕之所長進一步說明,自然翻身擺位照顧時,要注意三個重點,包括身體重心的移動、支撐的地方與移動的地方,以及最佳的參考書就是參考自己移動的方式,以姿勢轉換時的動作分解,設計出最適合移動病人的方式,透過借力使力,不僅減少受傷機率,也能改善病人肌肉緊張、無力及平衡感,且藉由適當輔具協助,讓照顧者減輕負擔。

翻身擺位 得先評估患者體重分散方式

長期臥床病人得面對壓傷、肌肉攣縮等問題,這時照顧者可透過擺位枕幫助改善症狀;印南裕之所長表示,擺位時,需評估患者體重的分散方式,從較大面積的體幹開始選擇適當形狀、大小的擺位枕,透過翻身幫助患者大方向變換位置,再每次翻身時搭配擺位,能讓被照顧者更為舒適。

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 及早回歸正常生活

親自體驗印南裕之所長示範的神經外科病房護理長余佳倫表示,過去只想著患者看起來舒適姿勢就好,卻忽略長期臥床無法表達的病人身體上的感受,透過一個小小的減壓動作,就能降低患者關節攣縮加重等問題;印南裕之所長提醒,照顧病人還得設身處地著想未來他要如何生活,照顧者應該幫助患者找回自信心,讓病況好轉,盡早能夠回歸到正常的生活機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6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43歲李女士在年輕時因遠視不必戴眼鏡,友人相當羨慕,但到年過40,發現滑手機時螢幕常會「糊糊的」,經醫師告知為老花眼所致,她擔心被嫌「老人味」,堅持不配老花眼鏡,直到出現視力模糊、頭痛、噁心想吐等症狀,才甘願配鏡輔助視力,所幸旁人都肯定「戴眼鏡也很美」,才讓她逐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姿勢不良,小心坐骨神經痛!站立時不抬頭挺胸、坐下時翹二郎腿,這是許多人生活中常常有的壞習慣;但若長期有這些姿勢不良的習慣,小心不只會造成腰痠背痛,日積月累可能還會導致骨盆歪斜,甚至加速身體老化,讓坐骨神經痛提早發生!中醫師張賜興呼籲民眾,別以為只有老年人才需要預防坐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近日流感疫苗缺貨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也不時有醫師呼籲,切勿輕忽流感的嚴重性,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肺炎、腦炎或心肌炎等併發症,攸關性命安全。對此,牙醫師也有話要說,除了疾病會危害健康,牙齒是守護身體健康第1道防線,因此民眾平時應注意自身牙齒健康,每半年洗牙1次,也檢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鬼剃頭的發生不限年齡與性別,男女老少都有可能罹患,除了與壓力有關,作息紊亂、細菌感染、服用藥物、不當的染燙髮都可能是掉髮主因。中醫師陳瑞聲表示,門診中因熬夜、壓力大、服用過量肌肉鬆弛劑、止痛藥導致鬼剃頭、圓形禿的案例不在少數,透過中醫溫補氣血中藥調理,才能真正減少掉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