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體免疫患者染疫風險增? 打疫苗外這2件事更重要

自體免疫患者染疫風險增? 打疫苗外這2件事更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加上新變異病毒株的出現,讓許多自體免疫患者害怕增加染疫風險,即使治療用藥沒了也未回診,反而造成疾病控制差。中榮日前舉辦「2021免疫風濕疾病病友會聯合大會」,現場邀請多位專科醫師提供最新治療新進展及生活建議,化解病友疑慮。

對抗新冠病毒 接種疫苗之外,用藥、回診最重要

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黃文男指出,根據各國研究顯示,自體免疫患者染疫風險並未增加,但疾病嚴重度較厲害者,疫苗保護力可能會有所影響,建議應完成2劑接種。對於新冠病毒不斷變異,黃文男認為,患者應持續用藥並定期回診,才是預防染疫最重要的方法,至於是否需要追加第3劑,維持抗體效果、延長保護力,建議依循指揮中心的建議。

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一銘強調,自體免疫疾病控制不良,體內發炎情形嚴重,更會增加染疫及重症的風險,建議患者回診時戴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疫苗打好打滿,大致上不需要特別擔心,但接種疫苗前應先諮詢是否需暫停用藥。

治療藥物選擇多元 持續治療有助疾病控制

關於自體免疫疾病治療新進展,黃文男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症、皮肌炎通常會合併間質性肺病,且嚴重影響病人的預後;近年已能夠早期診斷,同時也有新藥品問世,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陳一銘表示,目前自體免疫疾病已提供多種治療藥物,舉例來說,不願意打針,可選擇口服的小分子藥物;若是不希望天天服藥,也可以使用生物製劑,對於控制疾病有不錯的效果。

自體免疫疾病會遺傳? 後天環境恐是重要因素

自體免疫疾病與遺傳有關,患者常會詢問家人是否也會罹病?黃文男表示,根據台中榮總團隊的研究顯示,即使是一等親罹病機率也不會很高,顯示環境可能是重要因素。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例,抽菸是最大的環境因素,研究顯示,有抽菸習慣者最容易發病;近年研究也發現,牙周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產生CCP抗體有關,牙周病者未來也有較高的發病率。

黃文男提到,目前基因檢測已能診斷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基因,且中榮也進一步發現高達90多個基因可能與紅斑狼瘡有關,未來可望預測發病機率,讓患者做好環境預防,醫師也能更精準用藥,有助控制病情。

開發線上生活品質量表 助醫病掌握病情

除了規律用藥控制疾病外,患者與病和平共處也相當重要。中榮特別開發僵直性脊椎炎及全身性紅斑狼瘡的線上生活品質量表。

黃文男說明,此線上量表同步連結醫師看診系統,可即時掌握患者的病情,也能評估患者睡眠、體力、記憶力、身體疼痛等不適症狀,提供適合的輔助治療藥物或生活改善建議,提升生活品質。此外,患者也能自行查詢相關報告,更能控制疾病。

【延伸閱讀】

免疫系統與己為敵? 中榮舉辦病友會解開自體免疫病之謎

自體免疫疾病早期難診斷 國衛院找到關鍵致病因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5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喝咖啡的九大誤區要避免 誤區一、喝咖啡會發胖 經常和咖啡對我們皮膚有很多好好粗。咖啡能夠促進我們身體代謝水平,對於便秘有很大的功效。經常使用咖啡粉洗澡時一種中醫療法,能夠促進機體減肥的作用。   誤區二、喝咖啡不利於睡眠,增加疲憊感 咖啡可以消除疲勞。要消除疲勞,必須補充營養、休息與睡眠...

閱讀詳情 »

可能是肝火旺的緣故吧,從小一上火就很容易口腔潰瘍,這看起來小小不起眼的毛病,一旦發作可真是要命,有一次甚至半夜把我給疼醒了,只要一潰瘍根本就別想享受美食,嚴重時一日三餐都是問題,為了根治各種各樣的噴劑、貼片、維生素丸、牙膏用了不計其數,但也都只是一時之效,總是開始的時候很有效,可時間一長就產生了抗藥...

閱讀詳情 »

由於女性的生理構造的原因,女性的私密處很容易收到病毒和細菌的侵擾,而內褲既能作為阻擋細菌和病毒的通道又能作為製造危險的事物。所以,為了能保護自己的生殖健康,女性朋友應該選擇正確方式對待你的內褲。   什麼樣的內褲對女性生殖健康最安全? 女性生殖道分為外生殖器和內生殖器,內褲對外生殖器的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