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至少讓孩子喝全母乳至六個月大?!不想讓寶寶成為過敏兒,從懷孕到寶寶吃副食品,妳應該注意的事!!

至少讓孩子喝全母乳至六個月大?!不想讓寶寶成為過敏兒,從懷孕到寶寶吃副食品,妳應該注意的事!!

本身過敏的媽媽至少讓孩子喝全母乳到六個月大
 
Photo/Sukses ASI Eksklusif

你本身就是一名資深過敏兒嗎?你比任何人都擔心寶寶一出生就要面對過敏,所以對吃的東西特別注意,也會刻意避掉容易過敏的食物?其實不想讓孩子成為過敏兒,打從懷孕就要開始注意喔,來看看以下的建議是什麼?

階段一:懷孕期:若你本身就對某樣食物過敏,否則懷孕時最好維持均衡飲食

這個時段,吃一些容易造成過敏的食物不會有太大影響,除非你本身就對這些食物過敏,事實上,不均衡的飲食有時反而容易造成胎中的寶寶營養不良,譬如魚貝類所含的ω-3脂肪酸,可幫助胎兒大腦發育;花生裡的葉酸可防止胎兒神經管畸形病變等。

階段二:哺乳期:哺喂母乳可降低孩子食物過敏的可能

同樣的,這個時段也不建議完全避掉容易過敏的食物,如此孩子才能真正獲得足夠且均衡的營養。反倒是有研究指出,哺喂母乳可降低孩子可能因食物而引發的過敏,尤其寶寶四個月前更是重要。如果你發現當你一吃某種食物如:乳製品、蛋、魚、芒果等,寶寶就出現不良反應,那麼就可避免掉這項食物,並可詢問醫生合宜的處置方式。

階段三:寶寶副食品四到六個月開始,無須刻意避開過敏食物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在孩子四到六個月開始接觸一些副食品時,讓他嘗試容易過敏的食物是允許的,但父母要在旁確認孩子是否有一些不良的反應如:蕁麻疹、眼睛或嘴巴瘙癢、眼睛舌頭或嘴唇腫脹、嘔吐、皮膚蒼白、頭暈、呼吸困難等。讓孩子避免吃到過敏食物並非是最好的做法,反倒有研究指出,在年幼時期不吃花生的孩子,反而比小時後會吃花生的孩子,長大後有高出十倍會對花生過敏的機率。

如果是本身過敏的媽媽至少讓孩子喝全母乳至六個月大

爸媽本身如果會對食物過敏,或有花粉熱、哮喘、濕疹等,孩子會有較高的機率遺傳過敏特質,但目前並沒有證據指出,避免過敏源食物是絕對能有所幫助。比較好的方式是,本身有過敏的媽媽至少讓孩子喝全母乳到六個月,即便在寶寶接觸固體食物後,仍繼續哺餵母奶。如果你真的無法持續讓孩子喝母奶,可以考慮使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降低寶寶因牛奶蛋白引起的不適症狀,不過若要使用,建議還是與先與醫師討論過,並遵照醫生的指示才是最合適的方式喔。

 

 【延伸閱讀】

華筱玲:孕媽咪備忘錄-產檢別忘了!懷孕各階段產檢重點項目

吳明珠醫師專攻小兒厭食的四道藥膳食譜,毎一道都很簡單,你一定要試試!

準備懷孕的你吃得越健康,未來孩子的心臟會越強壯

 

本文出處,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寶貝來育兒經・育兒放寬心》;《寶貝來育兒經・育兒放寬心》粉絲團】 

相關推薦

優傳媒採訪中心/台北報導寫出著名科學著作《人類簡史》的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以人類世界未來發展的角度,日前在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發表了一篇長文《冠狀病毒之後的世界》。著重談到疫情結束後,世界向何處去的問題,以及對目前各國沒有統一行動的計畫,反而各自為戰、競相關閉邊境的擔...

閱讀詳情 »

這波台人歸國潮過後,台灣境外移入個案激增,確診人數也節節飆升。有醫生形容,台灣此刻進入關鍵倒數28天!因為前14天是觀察返台的人有沒有染病,後14天是觀察接觸者是否染病,是非常容易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的關鍵期。為了減緩疫情傳染,防疫期間很多人都宅在家裡,為採購生活必需品,「大賣場」成為必去之處,但賣場...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小小孩「爛牙」指數高過全球平均!衛福部指出,國內歷年全國性調查顯示,5歲兒童的乳齒齲蝕指數雖由2011年5.44顆降至2018年3.44顆;12歲兒童恆齒齲蝕指數由1996年3.67顆降至2012年2.5顆,但仍高於世界衛生組織...

閱讀詳情 »

 《自然》雜誌坦承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時,報導中將病毒與中國或是武漢連結,這是一種錯誤,他們願意承擔責任與道歉。文中也提到美國總統川普與其他國際政治人物,也有相同行為,這都是一種種族或地域上的歧視。《自然》雜誌認為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應該立即中止。  (圖/翻攝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