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與輪椅為伍脊椎變形 SMA伴隨肺炎+背痛

與輪椅為伍脊椎變形 SMA伴隨肺炎+背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在台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國內僅次於海洋性貧血,排名第二常見的遺傳疾病。病患因脊椎的前角運動神經逐漸退化,造成肌肉萎所無力,而且下肢通常比上肢嚴重,造成患者無法行走。
SMA神經退化 依嚴重程度分類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部長田英俊表示,SMA依照年齡與疾病嚴重程度可分為三類型,嚴重型患者在出生六個月內發病,四肢及軀幹呈現嚴重無力,導致吞嚥及呼吸困難,一般在兩歲前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中度型患者於出生六個月至一歲半之間發病,患者通常無法站立及走路,而需終生與輪椅為伍,患者多數可活至成年,少數則在孩童期可能因呼吸道感染而死亡。輕度型患者在一歲半至成年都可能發病,以輕度、對稱之肢體近端肌肉無力為主要症狀,在跑步、跳躍及上下樓梯時呈現不便。
終日與輪椅為伍 病友脊柱變形
田英俊醫師解釋,此類的病患因下肢肌肉無力,大部分病友都需要坐輪椅活動,但因軀幹肌肉逐漸萎縮又長時間坐著,脊柱得不到支撐,多數病患的脊椎都會發生變形。而根據門診追蹤發現,終日坐立的肌萎症患者一旦發生了「脊柱側彎」,其變形將以每月平均約2度的速度持續變形。
脊椎變形 肺活量少常引起肺炎
目前也有客製化的輪椅或背架幫助解緩惡化速度,但醫師指出,利用輪椅與背架無法預防或終止變形的惡化,隨著側彎角度的逐漸進展,患者將遭遇二大症狀─「背痛」、「肺活量降低」的命運。醫師解釋,背痛是因脊柱角度隨著變形角度越來越大而加劇,而根據研究,每十度的脊柱側彎將減少4%的肺活量,肺活量的降低導致咳痰的能力也降低,從此病童常常因感冒而衍生為肺炎,住院成為常態。
手術改善兩大問題 病童住院率下降7
有無方法緩解這些折磨呢?醫師說,可以手術來改善背痛與肺活量下降問題,以小小病童為例,只要讓病友能夠坐挺及坐久,根據統計,小病童的上課時數可達6小時;而病童於手術前肺活量平均每年減少2.4%,手術後肺活量不但沒有遞減反而逐年增加0.71%,而且肺活量的維持或增加,咳痰能力也增加,因此大大減少肺炎發生的機率,70%病童進而明顯減少了住院的頻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6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年約八十歲的阿伯有一天突然無預警在浴室昏倒,家人看到了,急忙將阿伯送至醫院急診室急救,醫師檢查發現,阿伯有胃潰瘍、胃出血,所以產生嚴重貧血,血紅素指數只剩8g/dL,成年男性的正常血紅素指數為13g/dL以上,兩者差距甚多,初步了解原因後,醫療團隊便展開緊急救治。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你知道喝酒隔天開車,還是有酒駕風險嗎?據調查發現,有超過五成的人有沒有意識到飲酒隔天自駕也有酒駕危險。為了避免意外成為酒駕者,交通部部長林佳龍推廣「隔夜醉」觀念,呼籲民眾喝酒後必須有充分的休息時間,避免宿醉駕車。台灣知名車隊營運長周恆倫也提醒,記得喝酒不開車,酒後要改搭...

閱讀詳情 »

★愛吃又不愛動的人,血管老化得最快 活到40、50歲時,經常會聽到身邊的親友因為中風而臥病不起,或因心肌梗塞過世,令人不勝唏噓;也有許多人看到新聞報導同世代的運動選手或明星猝死,害怕自己也會有同樣的下場而驚慌不安。 「中風」或「心肌梗塞」會突然侵襲原本平靜的生活,此類疾病起因於血管老化,也就是在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水晶體清澈變渾濁 眼睛老化白內障逃不掉白內障是每個人老化的必經之路,水晶體就像眼睛的相機鏡頭,聚集光線於視網膜、調節看遠近清晰度、過濾紫外線等等。眼科診所胡裕昇醫師指出,隨著年齡增加,水晶體從清澈透明變得渾濁,視力就會變差,伴隨色彩鮮豔度降低、夜間視覺有光暈等等。白內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