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莫名發燒、咳嗽、盜汗、全身發癢別輕忽 恐淋巴癌警訊

莫名發燒 咳嗽 盜汗 全身發癢別輕忽 恐淋巴癌警訊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10年前因皮膚冒出紅疹與腫塊,陳先生就醫確診為淋巴瘤樣丘疹,前後歷經6年化學治療,病情仍惡化為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飽受化療與放療之苦,而標靶藥物費用昂貴,無法承擔,原本想放棄,所幸當時健保給付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讓他有活下去的機會。


衛福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新發生個案達2967人,占據男女10大癌症發生人數的第10名與第11名,10年來大增5成。也因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亞型眾多,部分亞型的現有治療效果有限,還需要有更好的治療方式來幫助患者延長生命。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李啟誠醫師指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可細分為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及NK細胞淋巴瘤等3大類,後兩者占比較低,約占1成至1成5,人數較少,缺乏有效治療藥物。


以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為例,7成病患使用化療,但容易出現噁心、嘔吐、掉髮或疲倦等副作用極強。至於骨髓幹細胞移植,除了費用昂貴,過程艱辛且有失敗風險。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黃泰中指出,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問市後,大幅提升陽性T細胞淋巴瘤的治療效果,該藥物結合單株抗體、細胞毒性藥物,提高抗癌效果,透過辨認癌細胞上的CD30表面抗原,進而殺死癌細胞,提升患者治療時的生活品質。


50歲陳先生就是典型個案,因健保給付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作為2線治療,在接受治療後,癌細胞消失,目前病情穩定,持續回診追蹤,迄今已經3年。


最新臨床數據顯示,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用於第1線治療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可以降低5成疾病惡化的風險,逾7成病友延長存活超過5年的時間,日前健保擴大給付於第1線,減輕癌友家庭的經濟負擔。


面對淋巴癌該如何提高警覺?事實上,越早發現越有治癒的可能性,民眾可注意身體的6大警訊「燒、腫、癢、汗、咳、瘦」,包括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或是莫名的發燒、咳嗽、盜汗、全身發癢,抑或是體重莫名其妙減少超過10%、並感覺疲倦等,若出現疑似的症狀,都應提高警覺儘速就醫諮詢,及早發現淋巴癌,並進一步積極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換季鼻子像水龍頭關不住! 想根治鼻過敏須先了解成因
▸《病主法》邁入3週年 你了解什麼是病人自主權利法?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台灣出現疫苗荒,國產高端疫苗接力,將成為第6輪施打主力,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4)日宣布,8月16日開放預約高端疫苗施打,分別開放65歲以上長者、36歲至64歲一般民眾以及20歲以上第9類對象。 ▲第6輪公費疫苗接種高端,於8月16日(一)上午10點起開放預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自購AstraZeneca疫苗約52.4萬劑於日前抵台,因此,第7輪可能接種AZ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在統計相關劑量,才能決定屆時提供哪些族群施打?劑量為多少? 外傳180萬劑BNT疫苗可望提早到9月到貨,對此,陳時中指出,疫苗到貨時程還是有保密協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疫情方面,今(14)日新增3例本土個案、4例境外移入、2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近來本土疫情均為零星個案,疫調做得快速,相信疫情是有可能控制住的。 ▲8月14日台灣增加新冠患者狀況。(圖/中央流行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3例本土病例,1男、2女,年齡介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夏天到來,玫瑰斑患者的皮膚出油量變大、又容易乾燥,唯有正確的治療和照護,才能真正穩定膚況!玫瑰斑與個人體質有關 加上外在因素導致玫瑰斑的症狀以皮膚泛紅、丘疹、膿皰為主,典型的好發位置在臉部十字區域(以鼻子為中心,上下延伸至額頭、下巴,左右延伸至鼻子兩側),使患者感覺熱、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