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莫名頭暈、緊張~告別自律神經失調,就從吃對早餐開始

如果突然感覺頭暈頭痛、全身痠痛、呼吸不順、容易緊張、便祕或腹瀉,看醫生卻找不出原因,吃藥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多半是自律神經失調惹的禍。對許多人來說,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病,卻比疾病更棘手,但對營養師來說,維持神經系統的平衡很簡單,選對早餐組合也很行!

莫名頭暈 緊張~告別自律神經失調,就從吃對早餐開始

自律神經系統難控制 壓力大、睡不好易失調

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陳若蓁解釋,人體周邊神經系統的輸出神經可分為2大類:體神經系統及自律神經系統。「體神經系統」受意志控制,主要支配骨骼肌。「自律神經系統」不受意志所控制,支配控制各種器官之心肌、平滑肌、大部分的外分泌腺及某些內分泌腺,在調節血壓、控制消化道消化液,以及消化道蠕動收縮,讓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混合、控制排汗以維持體溫的恆定性等方面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然而,正因為不受意志所控制,自律神經系統很容易受到不良習慣或疾病所影響,運作時頻頻出現異常,表現出來的症狀涵蓋身心範圍,從焦慮、恐慌、失眠、眩暈、心悸、腸胃不適到不明疼痛等都有,相當多樣。

而這些誘發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可能是重大壓力的持續累積,可能是長期處在緊張、焦慮、情緒起伏過大的狀況下,可能是飲食與生活作息不規律,也可能是糖尿病或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其中,環境壓力和個人性格的影響最大。

莫名頭暈 緊張~告別自律神經失調,就從吃對早餐開始

一份能提升抗壓力且保持心情安定的早餐,有助遠離自律神經失調。

遠離自律神經失調 飲食有技巧,早餐超重要

如何遠離自律神經失調呢?「吃」是個不錯的方法,但「如何吃」卻充滿技巧!陳若蓁營養師表示,平時應避免高糖、高油、高鈉及加工類食物等飲食型態,此類食物攝取過多可能會加重症狀;減少咖啡因及酒精性飲料的攝取,長期或過量飲用容易引起胃腸道不適及其相關疾病產生,進而造成消化吸收不良、營養素代謝利用變差、體內新陳代謝失調等情形。

另一方面,可從每日飲食中最重要的早餐開始。一份能提升抗壓力且保持心情安定的早餐,除了要包含全榖雜糧類(碳水化合物)、豆魚蛋肉類(蛋白質)及優質脂肪的均衡豐富食物外,更可多攝取含鈣、鎂、維生素C及維生素B群高等營養素食物,並且應選擇低GI值的飲食組成,避免高糖及精緻糕點甜食、含糖飲料或果汁等地雷食物。

1.全榖雜糧類食物:糙米飯、五穀飯、全麥製品的全麥饅頭或全麥吐司,以及地瓜、芋頭等,其GI值較精緻的白飯、白麵包及白土司來的低,能讓血糖維持較長時間平穩,較不會引起血糖急遽變化,如此一來,心情也能夠得到安定。

2.蛋白質:可幫助構成神經傳導物質,如: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等,以傳導神經的刺激。

3.鈣:能強化神經系統的傳導與感應、安定情緒、改善失眠。含鈣豐富的食物來源,有鮮奶、優酪乳、小魚乾、黑芝麻、山粉圓、芥藍菜及紅莧菜等。

莫名頭暈 緊張~告別自律神經失調,就從吃對早餐開始

新鮮蔬果富含維生素C,可以提升身體抗氧化能力,也能參與神經傳導物血清素的合成,進而避免憂鬱情緒。

4.鎂:跟肌肉收縮及神經細胞的傳導有關,可維持心臟正常功能。綠色蔬菜、堅果、紅豆及花豆,都是鎂含量豐富的食物來源。

5.維生素C:除了可對抗氧化壓力,也參與神經傳導物血清素的合成,血清素與情緒調節有關,長期缺乏可能導致憂鬱,新鮮蔬果是維生素C主要食物來源。

6.維生素B群:是強化活力時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其中,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菸鹼素與碳水化合物(全榖雜糧類)代謝有密切關係;維生素B1、菸鹼素、泛酸、維生素B6具有維持神經系統正常的功能,能降低食慾不振及疲勞感。各營養素的食物來源代表如下:

莫名頭暈 緊張~告別自律神經失調,就從吃對早餐開始

對此,陳若蓁營養師也針對外食族,實際舉例2種早餐組合做為參考,期盼透過食物的力量,幫助大家遠離自律神經失調的煩惱。

★早餐組合一★

莫名頭暈 緊張~告別自律神經失調,就從吃對早餐開始

★早餐組合二★

莫名頭暈 緊張~告別自律神經失調,就從吃對早餐開始

【貼心小叮嚀】:

除了飲食保健外,平日避免熬夜、保持正常的作息、養成運動習慣、培養興趣,找出快樂泉源,也是預防或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好方法。特別是,適度的運動能增加腦內啡和血清素,可減輕焦慮,讓人心情愉快,同時平衡自律神經功能,並幫助穩定血糖,好處多多,趕快動起來吧!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80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近期寒流肆虐,是享受冬令進補的好時機,但部分民眾在享受享用薑母鴨、羊肉爐及麻辣鍋等美食的同時,往往因咀嚼時間過短、在一頓狼吞虎嚥下,無意間造成吃下去的食物過熱,導致食道受傷及胃部的受損,許多負面影響也隨之而來。宜蘭縣衛生局指出,許多上班族因工作忙碌,經常利用短暫的休息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彰化市一名48歲婦人,已結紮了16年,因月經延遲了7天至博元婦產科看診,經檢查後發現乳房有點脹,經尿液檢驗後,驗孕棒竟然呈現兩條線,陰道超音波也發現子宮裡面有一個5週的妊娠囊,證實結紮後也有可能懷孕。博元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開業至今遇到的案例,上一次是一名48歲在南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老奶奶因病長期有放置導尿管,某天看護卻發現奶奶尿袋變成紫色,家人進一步帶其就醫檢查,醫師診斷為紫尿袋症候群;郭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陳佳玲指出,紫尿袋症候群又簡稱為PUBS,多發生於長期置放尿管且便秘的年長失能患者,又以女性發生機率較高。腸胃道消化功能不好、慢性便秘等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冬天是橘子盛產的季節,很多愛吃橘子的民眾總愛每天吃個一兩顆,一飽口福。但是中醫師提醒,柑橘類水果屬性偏寒,建議寒性體質的民眾應該少吃,就算真的忍不住想吃,也要避免在晚上食用。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戴有志醫師表示,台灣是水果王國,一年四季都有好吃的水果可以吃,但是冬季盛產的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