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蛋蛋變硬可能是睪丸癌

蛋蛋變硬可能是睪丸癌(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年輕男性若遇到睪丸莫名變硬、無彈性、變大等等,就要當心自己是否罹患睪丸癌!台北就有一名二十五歲男子,日前摸到自己的睪丸變硬,到泌尿科做超音波與癌症腫瘤標記檢查,顯示右側睪丸內有不明結節與組織不均的情況,經手術切除整個右睪丸進行病理化驗後,發現為精原細胞癌,所幸該男子癌細胞並未轉移,目前睪丸切除後進一步追蹤,已無大礙。

不孕症男性罹睪丸癌風險高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睪丸癌的發生原因目前不明,部分研究顯示可能與基因有關。他指出,根據研究統計,不孕症與隱睪症男性,罹睪丸癌的風險都會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父親或兄弟有睪丸癌病史,風險更是正常人的好幾倍。

男性一生罹睪丸癌風險為三百分之一

研究指出,一般男性,罹患睪丸癌風險為三百分之一,機率並不低,另根據台灣過去的統計資料指出,我國罹患睪丸癌的年齡層,大多為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的年輕人,因此年輕男性更要注意自身的睪丸變化。但慶幸的是,睪丸癌由於較易治療,化療對於癌細胞反應良好,治癒機率往往大於九成以上。

他解釋,早期的睪丸癌大多不痛不癢,多是偶然發現的,常見的症狀是睪丸腫大、沉重感、疼痛或是睪丸變硬,但也有些無明顯症狀。

睪丸癌年齡層大多為年輕人

根據美國癌症學會統計,20~35歲最常見的睪丸惡性腫瘤有增加的趨勢,每年增加1.2%。周固說,台灣睪丸癌的患者也逐年增加,很可能是環境汙染,例如,重金屬或塑化劑所致。

周固提醒,由於睪丸癌大多都好發於年輕男性身上,所以男性更須在洗澡時,應不定時的自我檢查,看看兩邊睪丸大小是否一致,若發現睪丸變硬或變大,則須提高警覺,到泌尿科檢查,以保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62歲張小姐是一名醫護人員,一向注重健康、崇尚有機飲食,從不曾暈車的她,在101年間第一次出現暈車不適,再加上停經後卻出現月經來潮才會有的腹脹感,警覺到不對勁,於是主動就醫並向醫師要求做超音波檢查,沒想到竟發現罹患卵巢癌第三期(3c)。 雖然她積極接受手術及化學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的癌症,但由於是私密部位,許多婦女常因羞於檢查而錯過早期發現並治療的時機。因此醫師建議,女性無論年齡,在發生過性行為後,至少應每三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提醒若是屬於過早有性經驗、早婚、生育子女多、性伴侶較多等高風險群者,更需特別注意。 柳營奇美醫院...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過年大掃除,苦了許多賣命打掃的婆婆媽媽們,因為做家事時用力或姿勢不當,造成肌肉、骨骼傷害。才過完年,一位40多歲的家庭主婦即因右手腕疼痛無力而就醫。檢查後發現,她的大拇指肌腱腱鞘發炎腫脹,原來罹患俗稱的媽媽手。 每6小時冰敷 睡覺強迫肌腱休息 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40多歲男性維修技師,常覺得肩膀痠痛緊繃且活動卡卡,但是休息、熱敷按摩便會改善,所以他覺得是老毛病不以為意。直到年前,工作量大增,手抬起來更痛痠軟無力,睡覺時壓到還會痛醒,且手難伸不到背後,造成穿衣服不便。經診斷為肩旋轉肌群受傷,藉由物理治療、增生療法、激痛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