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蜱傳染疾病正在上升。氣候變化是罪魁禍首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劉超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一份新報告,蚊子、蜱和跳蚤叮咬的疾病在美國呈上升趨勢。報告發現,在13年的研究期間,從蚊子、蜱和跳蚤叮咬的報告疾病的數量增加了兩倍多。總體而言,在研究期間報告了超過640000例這些所謂的媒介傳播疾病。

此外,據報導,這些昆蟲傳播的九種細菌,包括由蚊子傳播的Zika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以及由蜱傳播的巴貝蟲病,在研究期間被發現或引入美國。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Robert Redfield博士在新聞發佈會上說:“蚊子、蜱和跳蚤叮咬的疾病繼續影響著我們的國家,導致疾病的威脅正在增加。”他說,這將使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預防和控制這些昆蟲的疾病。”

利用國家資料庫,研究人員分析了2004至2016年間報告的16種不同媒介傳播疾病(六種蜱傳疾病、九種蚊媒疾病和一種蚤傳播疾病)。在總共報告的642602例病例中,超過75%是由蜱傳疾病引起的。最常見的是萊姆病。蜱傳播疾病的病例在研究期間增加了一倍,從2004年的大約22500例到2016的大約48600例。此外,在研究期間,研究人員發現了七種可以傳染人的蜱傳疾病,這些新發現的或新引入美國的疾病。

蜱傳染疾病正在上升。氣候變化是罪魁禍首嗎?

雖然蜱傳疾病的增加是逐漸的,每年都在穩步上升,蚊蟲傳播的疾病的增加更為突然,由西尼羅河病毒和ZikA病毒的最近流行所驅動。例如,2012年西尼羅河病毒大爆發,有近14000起蚊子傳播的疾病發生。2016年,蚊蟲傳播的疾病超過47000種,主要是由於Zika病毒引起的。

報告說,只有蚤叮咬傳播的唯一可報告的疾病是瘟疫,這在美國仍然相對罕見,每年造成三至17例病例。

媒介傳播疾病的上升背後是什麼?研究人員說,這些疾病的增加背後有幾個因素。例如,上升的溫度將傾向於擴大蜱存在的季節,“CDC的媒介傳染病部門的主任Lyle Petersen博士在新聞發佈會上說:“這會使人們處於更長的危險期。”

當被問及氣溫升高是由於氣候變化時,彼得森拒絕評論,他告訴記者,“這是氣象學家的工作。”彼得森說,其他因素,包括國際旅行的增加和生活在野生動物附近的更多人,也會影響這些疾病的傳播。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說,近年來發現的細菌也增加了美國報告的媒介傳播疾病的數量。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疾病通常沒有報導,例如,一個人可能感染了Zika或西尼羅河病毒,但從未去看過醫生。因此,這些疾病的真實數量可能比報導的要高很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說,人們可以通過使用環保署註冊的驅蟲劑、穿長袖襯衫和長褲來保護自己免受蟲咬,並採取措施控制寵物上的蝨子和跳蚤。

 

Reference :

Tickborne Diseases Are On the Rise. Is Climate Change to Blame?

相關推薦

台北市內湖區壹電視大樓7日發生一名棚內攝影師猝死在廁所內,8日晚間該名攝影的PCR結果出爐,為陽性。電視台協調北市府火速設置快篩站,安排全體員工快篩。目前已篩166人有11人呈陽性,包含2名主播。最新消息,這11人中有2人PCR陰性,其中一名為吳姓主播。(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9)日公布274例本土案例,其中桃園有15例。桃園市長鄭文燦說明,其中有12人跟確診者有接觸,他也指出,跨縣市的家族傳染鏈需要注意,同時也公布確診者足跡。鄭文燦說明,15位確診者年紀10多歲到60歲之間,其中12人跟確診者有接觸史。鄭文燦指出,桃園本土案例為454例,已知感染源為74%...

閱讀詳情 »

台北市內湖區壹電視大樓7日發生一名棚內攝影師猝死在廁所內,8日晚間該名攝影的PCR結果出爐,為陽性。電視台協調北市府火速設置快篩站,安排全體員工快篩。目前已篩166人有11人呈陽性,包含2名主播。最新消息,這11人中有2人PCR陰性,包含主播吳衣璇。她開心在臉書報喜直呼,「我PCR陰性啦」。壹電視日...

閱讀詳情 »

台北市內湖區壹電視大樓7日發生一名棚內攝影師猝死在廁所內,8日晚間該名攝影的PCR結果出爐,為陽性。電視台協調北市府火速設置快篩站,安排全體員工快篩。目前已篩166人有11人呈陽性,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指出,已將死者工作的那棟大樓列為紅區,對面另一棟是黃區,如果紅區篩檢狀況不好,之後也會針對黃區進行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