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蝶豆花是好物?還是毒物? 顏宗海這樣分析

  蝶豆花所調製而成的花茶,藍紫色澤奪目,且顏色漸層,成為最近相當夯的熱門手搖飲品。不過近來卻引起食安疑慮,對此,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蝶豆花是否有害人體尚無定論,各家說法不一,建議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蝶豆花萃取物進行風險評估,以確保民眾安全。

  顏宗海說明,對於蝶豆花的風險評估,國外有2種說法。其一,是1978年1名蘇丹學者在論文中將蝶豆花歸類為有毒植物,認為蝶豆花根部及種子均有毒。至於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將蝶豆花列在有毒植物資料庫。

  2016年澳洲出現另一派聲音,學者評估1款含蝶豆花萃取物成分殺蟲劑,認為蝶豆花萃取物毒性極低,並沒有致癌風險。近年來,甚至有研究指出,蝶豆花萃取物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等好處。

  對於蝶豆花對於人體的影響,連食藥署也莫衷一是,說法前後不一。起初指出,若以蝶豆花做成食品原料,就得經過「非傳統性食品評估」,透過國外食用的歷史經驗、科學文獻上的安全性資料等評估其安全性,否則販售蝶豆花茶包等含有花瓣的食品,可能觸犯「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面臨新台幣6萬至2億元罰款。

  最後更正版本為蝶豆花裡的藍紫色屬於天然食用色素,食藥署曾函釋可以用水沖煮作為飲料、茶飲調色使用,但花朵本體不可入菜或作為食品原料。調蝶豆花茶包主要是飲用泡製的茶水,不會吃到蝶豆花花瓣。

  顏宗海指出,搜尋醫學相關文獻,無法判斷蝶豆花是否具有毒性,證據並不完整。不過,坊間早已將蝶豆花用於飲料調製,呼籲食藥署應該進行相關萃取物風險評估,才能保障民眾食用的安全。

相關推薦

膀胱癌的發生原因尚未十分明確,但研究發現,經常抽菸喝酒、有家族病史,或長期暴露於化學藥劑、致癌物質環境中,都會增加罹患膀胱癌的可能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提醒,建議這些高危險群應定期健檢,若出現血尿或排尿困難時,應提高警覺、及早就診,以免延誤診治。  膀胱癌的高危險群包括: 1...

閱讀詳情 »

  科學家們知道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又名:臉盲症)的存在已經幾十年了。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患者無法識別面孔,有時甚至他們連自己的臉都不認識。   近些年研究人員慢慢意識到,識別面部的能力處在一個漸變的範圍內。也就是說,即使那些程度較輕的患者,他們在面孔記憶上的糟糕表現也有神經學上...

閱讀詳情 »

根據研究,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的人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成長,而且持續上升中。 近10年來已經有「2倍」」以上的成長,而你卻還從來沒聽過這種手術!   最常見的原因是「骨關節炎」,也就是軟骨磨損造成關節發炎、疼痛。 在某些情況下,有些人是不可避面接受這個手術的,像是遺傳、風濕關節炎或是骨折造...

閱讀詳情 »

下半身不再「水腫」---血液中的毒素是肇因 有些人一到傍晚,腳部就會水腫或感覺疼痛,這些症狀也是源於體內囤積的毒素。 食物進入人體後,原本應該在白天就被燃燒,轉換成營養素運送到全身各 處。但是若沒有燃燒殆盡,變成殘留在血液中的未消化物,就會變重、沉澱並囤積在下半身。傍晚後腳會水腫就是這個原因。 喝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