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如何選? 醫師這樣分析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如何選? 醫師這樣分析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慢性腎臟病友到底該選擇血液透析還是腹膜透析,常讓許多患者不知如何決定。一名30歲家住金門的李小姐,學生時期就有第二型糖尿病,因控制不佳導致慢性腎臟病。婚後多年卻因健康關係流產,去年再度懷孕,決定遠從金門來到臺北榮總尋求腎臟科及婦產科協助;配合完整的飲食衛教、藥物調控順利產子。考量金門醫療資源不足,且還要回工作崗位,決定藉由雲端照護醫療管理系統,每晚自行操作腹膜透析機器,不必當「空中飛人」密集往返,醫療團隊就能掌握她的健康。

金門產後洗腎媽 雲端+腹膜透析免當「空中飛人」
台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醫師李國華表示,腎臟功能為製造尿液調節身體水分、淨化血液及維持體內電解質,也可維持人體造血功能,因此,一旦腎臟衰竭失去功能,人體就會水腫、泡沫尿蛋白尿,且因毒素排不出去會倦怠、全身搔癢且貧血。
而懷孕也會對腎臟造成負擔,李國華說明,孕婦的腎臟要同時負擔自己和胎兒製造出來的毒素,就算是健康的產婦,也會造成水腫與蛋白尿,對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負擔更大。而李小姐產後半年後,發現腎絲球廓清率(eGFR)減少到10ml/min以下,同時出現體力逐漸變差、水腫、搔癢等症狀,因為她仍要工作,因此,在醫病共決下,選擇腹膜透析方式治療,如今只要每個月回診一次即可。
腹膜透析自動洗 機器洗腎一覺醒來即完成
李國華指出,目前最多人使用的洗腎方式為「血液透析」,每週需進行三次至醫療院所,每次約四小時由醫護人員協助進行,患者無法正常上班、上課,且需親友陪伴前往,對於居住於遠距偏鄉的患者來說,每週三次往返醫院洗腎是一大沈重負擔。
另一種較為便利的「腹膜透析」,是利用人體腹膜與透析液進行毒素清除,患者可在家自行操作更換透析液。腹膜透析又分為「手動洗」與「自動洗」,「手動洗」每日2到5次,每次約20分鐘。而「自動洗」是透過健保給付的腹膜透析機進行透析,患者只要在晚上睡前將機器打開,自行連接後透過機器進行洗腎,一覺醒來即完成洗腎,增加方便性。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如何選 醫師專業分析建議
臺北榮總腎臟科黎思源醫師表示,若在洗腎後想持續工作,盡量維持透析前生活型態的病友,就會建議使用腹膜透析,更重要的是,腹膜透析能幫助患者維持較好的殘餘腎功能;但若腹部曾經做過大手術,或裝有人工肛門的病友,則不建議使用腹膜透析。在飲食控制上,也不像血液透析有較多限制。
一般建議剛進入透析治療的患者,可考慮先使用腹膜透析,不僅能維持原始生活型態,保有工作或上學的彈性,對心血管的負擔也小,更能維持較好的殘餘腎功能等待換腎,數年後,如腹膜功能下降再轉血液透析。無論是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品質皆優良,腎友不需太擔心治療品質,只要遵循醫護端叮嚀,注意日常用藥與飲食,就能維持良好的透析狀況。

【延伸閱讀】
腎臟也會中風?右下腹劇痛 竟是腎動脈梗塞險送命
 腹膜透析洗肚子 腎友救命該怎麼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典型症狀為咳嗽、發燒,但民眾染疫後,免疫系統為了對抗新冠病毒,會引起全身劇烈發炎,可能導致患者眼睛乾澀不適;若病毒進入眼表細胞,也可能衝擊保濕能力,根據今(2021)年初新發表的研究顯示1,新冠肺炎感染者竟有約一成出現乾眼症類似症狀。也因為疫情進入三級警戒逾一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年2月發生,高雄媬姆餵完奶將男嬰放在房間床墊上趴睡,之後離開房間,過了約1個半小時回房間查看,嬰兒已無呼吸,經地檢署相驗確定男嬰是吐奶再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發生這樣的悲劇,帶給家人難以承受的傷痛。部分家長會認為,寶寶喝完奶後仰睡容易嗆奶或溢奶,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預...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是真的嗎?生薑辛辣生熱,蘿蔔味甘性寒,在夏天時期,這樣吃不會讓身體更熱嗎?營養師表示,其實只要掌握一個原則,以及日常飲食均衡、適量運動,並不會造成身體太大的負擔。營養師夏子雯在臉書粉專「夏子雯-貼近你生活的營養師」發文指出,其實這句諺語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烟花颱風預計周末侵襲北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如果預約施打當日,縣市政府發布停班停課,疫苗接種站將會暫停,預約民眾資格將會保留到下周,系統再次發送簡訊預約;同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醒,6月9日至7月9日,第1至3類與孕婦已施打第1劑莫德納,即日起開放第2劑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