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如何選? 醫師這樣分析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如何選? 醫師這樣分析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慢性腎臟病友到底該選擇血液透析還是腹膜透析,常讓許多患者不知如何決定。一名30歲家住金門的李小姐,學生時期就有第二型糖尿病,因控制不佳導致慢性腎臟病。婚後多年卻因健康關係流產,去年再度懷孕,決定遠從金門來到臺北榮總尋求腎臟科及婦產科協助;配合完整的飲食衛教、藥物調控順利產子。考量金門醫療資源不足,且還要回工作崗位,決定藉由雲端照護醫療管理系統,每晚自行操作腹膜透析機器,不必當「空中飛人」密集往返,醫療團隊就能掌握她的健康。

金門產後洗腎媽 雲端+腹膜透析免當「空中飛人」
台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醫師李國華表示,腎臟功能為製造尿液調節身體水分、淨化血液及維持體內電解質,也可維持人體造血功能,因此,一旦腎臟衰竭失去功能,人體就會水腫、泡沫尿蛋白尿,且因毒素排不出去會倦怠、全身搔癢且貧血。
而懷孕也會對腎臟造成負擔,李國華說明,孕婦的腎臟要同時負擔自己和胎兒製造出來的毒素,就算是健康的產婦,也會造成水腫與蛋白尿,對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負擔更大。而李小姐產後半年後,發現腎絲球廓清率(eGFR)減少到10ml/min以下,同時出現體力逐漸變差、水腫、搔癢等症狀,因為她仍要工作,因此,在醫病共決下,選擇腹膜透析方式治療,如今只要每個月回診一次即可。
腹膜透析自動洗 機器洗腎一覺醒來即完成
李國華指出,目前最多人使用的洗腎方式為「血液透析」,每週需進行三次至醫療院所,每次約四小時由醫護人員協助進行,患者無法正常上班、上課,且需親友陪伴前往,對於居住於遠距偏鄉的患者來說,每週三次往返醫院洗腎是一大沈重負擔。
另一種較為便利的「腹膜透析」,是利用人體腹膜與透析液進行毒素清除,患者可在家自行操作更換透析液。腹膜透析又分為「手動洗」與「自動洗」,「手動洗」每日2到5次,每次約20分鐘。而「自動洗」是透過健保給付的腹膜透析機進行透析,患者只要在晚上睡前將機器打開,自行連接後透過機器進行洗腎,一覺醒來即完成洗腎,增加方便性。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如何選 醫師專業分析建議
臺北榮總腎臟科黎思源醫師表示,若在洗腎後想持續工作,盡量維持透析前生活型態的病友,就會建議使用腹膜透析,更重要的是,腹膜透析能幫助患者維持較好的殘餘腎功能;但若腹部曾經做過大手術,或裝有人工肛門的病友,則不建議使用腹膜透析。在飲食控制上,也不像血液透析有較多限制。
一般建議剛進入透析治療的患者,可考慮先使用腹膜透析,不僅能維持原始生活型態,保有工作或上學的彈性,對心血管的負擔也小,更能維持較好的殘餘腎功能等待換腎,數年後,如腹膜功能下降再轉血液透析。無論是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品質皆優良,腎友不需太擔心治療品質,只要遵循醫護端叮嚀,注意日常用藥與飲食,就能維持良好的透析狀況。

【延伸閱讀】
腎臟也會中風?右下腹劇痛 竟是腎動脈梗塞險送命
 腹膜透析洗肚子 腎友救命該怎麼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今年春天的溫差變化很大,稍不留意就很容易著涼了,五感敏銳的我也因為工作的忙碌而容易一整天精神緊繃,連睡覺都睡不好。愛喝花草茶的我接觸到了潤舍茶集漢方花草養生茶系列的暖蔘茶和晚安茶,發現這種結合傳統醫學、歐洲花草的養生茶超讚的,除了能享受源自大自然的幸福好風味,也能在幽香的芳郁茶湯中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疾病管制署公布今(106)年首例境外移入麻疹確定病例,為北部1歲女童,未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去年10月底隨家人前往中國大陸廣東,今年2月22日出現發燒、咳嗽症狀,26日出疹,28日搭乘香港航空HX252班機返台,搭機前曾服用退燒藥,約上午1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報導)許多上班族長時間坐辦公室,肌肉力量越來越弱,肥肉越來越多,透過核心肌肉訓練,提升肌肉力量,身材會更凹凸有型,整體線條比較好看。現在就由瑜珈老師Ivy彭艾薇老師示範,告訴大家如何掌握核心肌肉訓練要領,長時間規律鍛鍊核心肌群,不只肌肉、整體線條更流暢,也能減少運動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世界青光眼日 提醒保護好視力 為了提醒大眾對青光眼的重視,世界青光眼聯合會將3月6日定為世界青光眼日。台北慈濟醫院眼科近日就有位80多歲的阿嬤,因眼睛不舒服、視力模糊來求診,經過檢查確診為青光眼,立即進行手術,成功挽救阿嬤險些失明的危機。 再不治療恐有失明之虞 一開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