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管暢通人長壽!血管「排堵3招 」學起來,別再讓體內血管大塞車啦~

作者:俞欣

 

原文標題:血管暢通人長壽,給血管排「堵」有 3 招 

 

生活水平提高了,出門有車,吃飯有肉。但是,不知不覺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富貴病」也隨之而來,而這些疾病跟血管健康息息相關。

「富貴病」控制不好,就可能導致血管堵塞。

 血管暢通人長壽!血管「排堵3招 」學起來,別再讓體內血管大塞車啦~

什麼是「堵」?

人體的血管就像自來水管一樣,管道內壁會結垢、生鏽,用的時間長了,更是如此。任其發展,會逐漸導致管道受阻而無法供水。

 

吸煙酗酒的習慣,或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會加速「水管」本身的損傷。

 

而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垢」過多,也會增加動脈粥樣斑塊形成的風險。若斑塊脫落,隨血液流動,堵在哪裡,就會造成相應部分的栓塞。

 

 

 

不同的堵塞不同的病

不同部位的血管出事,會引起不同的疾病。

 

1. 發生在大腦——中風

腦部血管狹窄或栓子堵塞,會造成血供區域腦細胞的損傷和功能障礙。

 

血管脆性增加,血壓升高,則也會提升大腦血管破裂出血的風險。

 

2. 發生在心臟——心梗

如果堵塞不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心臟泵血或造成心絞痛。而嚴重的心梗是致命的。

 

3. 發生在肺部——肺栓塞

肺動脈栓塞,多是由於腿部深靜脈血栓形成,血栓脫落後堵住了肺部的血管,造成危險。

 

4. 發生在四肢——動脈硬化閉塞、靜脈血栓

動脈堵塞嚴重時可能導致腿腳缺血壞死,甚至需要截肢。

 

而靜脈血栓如果脫落,則會造成栓塞。

 

拯救血管的三種方式

1. 讓堵塞物消失——抗凝、溶栓、取栓

抗凝可以避免血栓形成,溶栓藥物可以溶解血栓,取栓則是從身體表面把一根細小的管子沿着血管伸到堵塞處,通過導管碎解、抽吸血栓,解決擁堵問題。

 

2. 把狹窄的血管撐開

血管暢通人長壽!血管「排堵3招 」學起來,別再讓體內血管大塞車啦~

 

 

這就是介入手術,一般和取栓同時做,取出栓子之後,把像傘一樣可以收起的、細長的球囊或者支架,通過管道送到堵塞部位,然後像傘一樣打開,就能夠撐開血管。

 

球囊和支架不同之處,在於球囊撐開了血管,可以取出不留在血管里。而支架則需要留在身體里繼續把狹窄的血管撐開。有些支架上還會塗有防堵塞的藥物。

 

3. 另外接一根血管

 

 

 

 

即「搭橋」。這是一種終極方式,在身體其他部位取一段血管,或使用人工血管,來聯通堵塞部位的上下游,建立起新的輸送管道。

 

這些「救治」方法會要命

網上流傳着一些「簡單易行、神奇有效」的通血管方法,可事實是,大部分並沒有什麼道理,還很有可能耽誤急救。

 

1. 中風自救扎手指?荒誕至極

 

不論是中醫藥學會制定的診療指南,還是中醫師參與制定的指南,都沒有一句提及針扎手指、或針扎耳垂放血能治療中風!

 

2. 拍打搶救心梗?只是笑話

心肌梗死,是心臟表面為心臟供血的的冠狀動脈出了問題,這時候拍胳膊有什麼用呢?

即便是胳膊的血管長了血栓,也只有特殊的藥物才有使其消融的可能,拍胳膊只可能讓胳膊的血栓脫落、堵住其他的血管。

 

寒凝致瘀,血行受阻,拍打能夠刺激經絡,氣行血通、發熱出汗、昇陽化栓、疏通血瘀。

 

血栓形成是一系列凝血因子激活和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的結果,血栓中聚集了大量黏附在一起的血小板、紅細胞、纖維蛋白等大塊固體。不是簡單的「葷油」,溫度低了凝結,溫度高了就化開。

 

而出汗本身就是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狀之一,拍不拍都很可能出汗的。

 

因為血管堵塞,發生中風、心梗、靜脈栓塞等,不要多猶豫,爭取時間,儘快去醫院,明確病因,正確處理才是正道。

 

血管暢通人長壽!血管「排堵3招 」學起來,別再讓體內血管大塞車啦~

 

 

防患於未然

最好的治療,永遠是預防。

 

方法說來簡單,關鍵在堅持。

 

1. 控制血糖、血壓、血脂水平

 

2. 適當運動、控制體重

 

3. 低脂低鹽飲食

 

4. 戒煙限酒

 

5. 科學治療、控制慢性疾病

 

以上這些,能做到嗎?

 

 

 

責任編輯:倪佳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轉載請註明來源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在其他微信公眾號,或丁香醫生公眾號入駐的內容平台(包括但不限於知乎、今日頭條、QQ 公眾平台、天天快報、淘寶頭條)看到本平台授權的文章,請郵件聯繫 [email protected] 授權轉載,不可直接二次轉載。

 

丁香醫生是中國最大的醫學網站丁香園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這裡除了有專業醫生寫給你的健康科普,還有中文互聯網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和醫療信息數據庫,你還可以通過丁香醫生旗下的在線醫療咨詢服務平台「來問醫生」在線向醫生提問。

 

血管暢通人長壽!血管「排堵3招 」學起來,別再讓體內血管大塞車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心臟血管疾病及肺阻塞,恐造成急性呼吸衰竭風險!一名73歲的陳伯伯,菸齡30年又有高血壓,每日一包菸,某日持續出現胸悶、喘、咳症狀,洗澡時連撿起掉在地上的肥皂也會喘,經彰基醫院心臟內科檢查發現,有三條與心臟相接的血管阻塞,即刻安排心導管治療後,心臟問題已獲得改善。&nb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吃不吃早餐對小朋友的學習很重要!英國利兹大學研究發現,將近三分之一的中學生很少或根本不吃早餐,而且比起有吃早餐的學生,這些不吃早餐的小朋友的GCSE會考成績平均會低兩個級別。提供孩童免費早餐的慈善機構執行長Alex Cunningham表示,該研究的見解寶貴,強調了早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灣從事肝病的防治數十年,雖肝硬化及肝癌的死因排名已非第一位,但仍是重要的健康問題。據衛福部統計,35歲以下接種疫苗的世代,B肝的帶原率已經從過去的15%降到1%以下,且從2003年開始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之後,慢性B肝患者發生肝硬化及肝癌的比率更是大幅下降且發生年齡也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常感覺手指疼痛、腫脹、僵硬嗎?小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台中一名粉領族10多年前感覺手指腫痛,28歲即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雖遵循醫囑服藥控制,每天得吞10來顆藥物,2年多後病況仍持續惡化,她改接受第一線生物製劑治療,10年來病情穩定,每天只要吃2顆藥。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