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停「酷酷嗽」反覆清嗓是壞習慣!當心「咳壞聲帶」,「慢、急性咽炎」早上門!

作者:陳漪

 

原文標題:咳咳咳,反覆清嗓子,是個壞習慣!

 

不停「酷酷嗽」反覆清嗓是壞習慣!當心「咳壞聲帶」,「慢 急性咽炎」早上門!

 

 

年關將近,迫於父母的「威逼利誘」,厚着臉皮讓親友幫忙介紹。

 

今天給介紹的這個相親對象還不錯,一米八的個兒,職業也好,是個大學老師。

 

準點兒到了約定的咖啡廳,對方也已經在了。

 

本來一切都還挺順利的,好不容易有個看着還合適的,可一不小心耳鼻喉科醫生的職業病犯了……

 

他怎麼一直清嗓子?緊張了嗎?

 

因為對方時不時地就清嗓子,觸動了我敏感的職業病神經,腦子裡不由自主地冒出了清嗓子的各種知識:

 

清嗓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清嗓時氣流振動咽喉,可使附着在咽喉的分泌物被彈開,從而緩解咽癢及異物感等症狀。

 

除此之外,當精神焦慮時,咽喉會幹澀、緊縮,會不由自主地清嗓子來濕潤黏膜,鬆弛咽喉部肌肉。

 

(看他神態自如,想不到下意識的動作暴露了他緊張的內心。)

 

反覆清嗓子是職業病?

 

等過了挺久之後……還是在清嗓子!不像緊張的樣子呀!

 

我腦子又開始回憶相關的知識了:

 

反覆清嗓子,可能是:

 

  • 精神因素,從他的表現來看,這個可以排除了;

  • 職業因素,需要頻繁用嗓,咽喉容易疲勞、乾燥,易出現不自主的清嗓,這個有可能,他就是老師;

  • 急、慢性咽炎,咽喉部慢行炎症刺激,咽部分泌物較多且粘稠,不易咳出,出現清嗓;

  • 急、慢行鼻炎、過敏性鼻炎,鼻後滴漏、鼻涕倒流刺激咽喉部,咽喉部分泌物聚積;

  • 胃食管返流,胃酸返流至咽喉,灼傷、刺激咽喉部黏膜,產生咽干癢、刺痛、異物感等;

  • 咽喉黏膜過敏反應,當過敏原直接刺激咽喉部黏膜時導致咽癢、分泌物增多;

  • 喉癌、下咽癌,這兩個癌症早期可能僅表現為咽部異物感,引起反覆清嗓,還可伴有聲音嘶啞、痰中帶血、吞咽困難等……

 

(根據目前掌握到的情況,只能通過問病史才能知道具體原因了。)

 

不停「酷酷嗽」反覆清嗓是壞習慣!當心「咳壞聲帶」,「慢 急性咽炎」早上門!

 

 

反覆清嗓是壞習慣

 

咳咳咳……你感冒了嗎?

 

沒,只是看你好像心不在焉的,想引起你的注意罷了。

 

看你一直清嗓子的,還以為你感冒了。

 

有嗎?好像是的,自己都沒注意到。可能經常講課用嗓過度,嗓子不是很好了。

 

清嗓子,可是個壞習慣。 偶爾清嗓子沒什麼問題,但清嗓子只能暫時把痰趕走,之後痰仍會慢慢聚集。

 

如果 養成了反覆清嗓的壞習慣,不但會損傷聲帶,還會影響正常交流。

 

頻繁、用力地清嗓時,氣流衝擊聲帶使聲帶劇烈振動,長此以往導致聲帶充血、聲帶小結甚至聲帶息肉,引起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

 

正常情況下,咽喉黏膜表面有一層分泌物附着,起到保濕、殺菌、抗感染的屏障作用,反覆清嗓可能使這層黏膜屏障受損,導致急、慢性咽炎遷延不愈。

 

(不由自主地開啟了醫生的說教模式。)

 

嗓子癢怎麼辦?

 

你這一說,越加覺得嗓子不舒服了,老想清嗓子。(咳咳咳)有什麼好辦法嗎?

 

首先要確認有沒有器質性病變,需要到醫院五官科、呼吸科等相關科室完善檢查。

 

如果醫生明確告訴您身體狀況沒有問題,則沒有必要太過糾結。

 

這種情況往往見於「咽異感症」,感覺咽部有異物,卻咽不下去咳不出來,通常也不存在惡變的風險。

 

往往在忙的時候感覺不到,閒下來時症狀加重。可以通過調節情緒,緩解壓力,找些事情做分散注意力來改善症狀。

 

想要清嗓時可以做咽口水的動作。同樣能起到清除分泌物的效果,有意識的避免清嗓。

 

生活上需要 戒煙、戒酒、遠離二手煙,多喝溫水,避免辛辣油膩食物,飯後漱口注意清潔,注意保暖,必要時尋求心理疏導。

 

嗓子痛癢時,一定要少說話、多休息,避免過度用嗓。

 

(哎,不知道這次相親是不是又黃了……)

 

 

 

責任編輯:海棠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轉載請註明來源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在其他微信公眾號,或丁香醫生公眾號入駐的內容平台(包括但不限於知乎、今日頭條、QQ 公眾平台、天天快報、淘寶頭條)看到本平台授權的文章,請郵件聯繫 [email protected] 授權轉載,不可直接二次轉載。

 

丁香醫生是中國最大的醫學網站丁香園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這裡除了有專業醫生寫給你的健康科普,還有中文互聯網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和醫療信息數據庫,你還可以通過丁香醫生旗下的在線醫療咨詢服務平台「來問醫生」在線向醫生提問。

 

 

不停「酷酷嗽」反覆清嗓是壞習慣!當心「咳壞聲帶」,「慢 急性咽炎」早上門!

相關推薦

快開學了!COVID-19疫情仍持續延燒,師生及家長們該如何防疫?新北市教育局委由新北市學校護理人員協會,製作2019新型冠狀病毒校園因應簡報。針對疾病介紹、師生及校園訪客防疫措施四大重點,以圖解化的生動方式,說明因應之道。認識新冠肺炎 建議睡飽、多喝水保健康新冠肺炎臨床症狀有98%為發燒、76%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竹報導】1歲4個月大的陳小弟弟,因多日嘔吐、腹脹及無法進食,被家人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經X光及電腦斷層掃瞄檢查後發現,陳小弟弟有嚴重腸子阻塞問題,需緊急手術開刀治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說明,陳小弟弟在緊急手術後發現,導致腸子阻塞的原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一年有超過五千人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而死亡,主要因病患容易出現呼吸喘促、咳嗽或因藥物治療造成的副作用影響食慾而減少進食量,導致體重減輕及營養不良等現象; 高醫營養部營養師陳虹均指出,當出現營養不良時,不僅會造成病患呼吸困難、缺氧等問題,也可能促使免疫力下...

閱讀詳情 »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就要正式開學囉!學校都嚴陣以待防範新武漢肺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提醒家長和學生,除了戴口罩和勤洗手,保護眼睛避免感染病毒一樣重要,因為眼睛和其他鼻子嘴巴等器官都有黏膜,黏膜雖然可以保護器官,卻也是病菌的出入口,口和鼻必須戴口罩來保護。 眼睛要怎麼保護防範武漢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