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管發炎漸漸會失去彈性 一旦血管硬化恐招來致命危機

血管發炎漸漸會失去彈性 一旦血管硬化恐招來致命危機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原本充滿彈性的血管,可以擔負心臟跳動的血液衝擊力,但隨著年紀增長血管漸漸不具彈性、越來越硬,血液衝擊力忍受力也隨之降低,慢慢的血管可能會出現致命血管瘤,腎臟與腦部等器官也會受損傷,心臟有肥大等跡象以致健康開始惡化;雖然血管硬化與老化密不可分,但減少接觸不良物質與改善生活習慣,則可以減緩硬化的速度。


血流如同震波每下都在衝擊 血管有彈性才能緩衝壓力


北榮心臟科主治醫師陳震寰表示,血液流動不像河流那般穩定,而是靠心臟收縮,一下一下把血液「打」出去,血液流動類似衝擊波,快慢快慢地交錯,當血管充滿彈性,血流突然增加的瞬間,可以達到緩衝作用,一旦血管硬化沒有辦法緩和衝擊力,就只能跟血流「硬碰硬」,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跟著增加。


小傷口出現讓血管慢慢硬化 血管發炎加快老化


陳震寰接著說,血管硬化最難以避免原因就是老化,原本充滿彈性的血管,在血流不斷衝擊下,難免會有小傷口,就如同皮膚傷口,身體會啟動修復機制,把小傷口填補起來,但傷口修補細胞不具有彈性,隨著年紀增長血管小受傷的次數持續增加,血管彈性也就逐漸下降,最後演變成血管硬化。


陳震寰持續說明,血管發炎也是導致血管硬化的關鍵因素,此外也可能由病菌導致,當血管遭受感染出現發炎反應,同時低密度膽固醇的斑塊沉積,也會讓血管發炎,不論急性或慢性血管發炎,都會導致血管發生損傷,身體修復血管損傷,但沒有辦法恢復血管彈性,也就增加血管硬化風險。


心臟血流依賴有彈性的血管 緩衝壓力穩定血流


陳震寰也說,心臟跳動供血有一項缺點,血液輸出有中斷,原則上心臟收縮時才會有血流,心臟放鬆時則沒有血流,要穩定血流必須仰賴具有彈性血管,在血液衝出來時,可以膨脹多容納血流,當心臟放鬆血管則稍微縮小,擠壓血管中血液,就像是水管放鬆和壓緊可以調控水流一樣,所以當血管硬化就沒有辦法維持穩定血流。


陳震寰強調,當血管硬化缺乏彈性,也就失去緩衝心臟跳動的血流壓力功能,心臟壓縮力量會直接傳到血管末稍器官,例如大腦與腎臟,久而久之也就導致器官損壞;另外,儲存血液功用也會失效,當血流不穩定時,有可能讓血液短暫停止,雖然時間短,不過累計下來對各組織器官都有造成傷害。


避免接觸刺激血管物質 年輕人至少1年量1次血壓


陳震寰提醒,雖然血管老化沒有辦法避免,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老化速度加快,在飲食方面應選擇降低刺激血管發炎的食物,減少低密度膽固醇含量高的動物油脂的攝取,研究證實每降低40%的低密度膽固醇,就可以減少22%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也不要吸菸,因為菸品中有大量有害物質,不僅會直接傷害肺部,也會導致血管受傷發炎;生活中有許多不良習慣,都會加快血管老化,最好可以避免。


陳震寰也說,臨床中曾經有20多歲就高血壓病患,但很多年輕人都不清楚自己血壓高,最基本的健康檢查,至少每年1次量1次血壓,確認血管狀況,如果發現異常,就應該找出原因,先服藥降下血壓,以免血管繼續承受高壓力,如果體重或血脂也都超標,藉由飲食與運動改變,讓就能保護血管減緩老化。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你總是無辣不歡就是要大辣 小心加速聲帶老化壞了嗓子
▸變種病毒威脅「+0」有難度 陳秀熙分析疫情解封可行性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你在市面上買的蜂蜜真是純蜂蜜嗎?消費者心中總打問號?食藥署今(24)日預告相關標示草案,業者必須確實標示蜂蜜純度,預計112年7月1日上路,屆時民眾購買蜂蜜就不用擔心純度問題。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單從蜂蜜外觀及香味,確實很難分辨蜂蜜真偽,以及成分比例。有人建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症候群(出血熱)病例,為北部40多歲男性,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活動地以住處及工作地周邊為主。個案7月25日被老鼠咬傷,同日就醫後返家,7月26日因發燒再次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診;個案目前已出院,同住者無疑似症狀。今年漢他病毒累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8月炎熱酷暑中暑人相當多,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22日,總共有193人次熱傷害就醫,去年8月則有388人,衛福部國健署、交通部氣象局、中央研究院,共同組成「健康氣象e起來」團隊,共同開發「健康氣象」APP,提醒民眾炎熱或酷寒中保持健康。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30出頭在外商公司工作的小趙,疫情期間居家上班近3個月,原本就有血糖偏高問題的他,這陣子每天三餐叫外送,體重一下飆升3公斤,上周開始晚上和老婆親熱,小弟弟硬度竟然每下愈況,最後連進入都困難。後來就醫才驚訝得知,自己確診罹患糖尿病,所幸接受中醫調理,配合飲食控制,1周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