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情隨確診人數忐忑? 臨床心理師教11個日常練習

心情隨確診人數忐忑? 臨床心理師教11個日常練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疫情升溫,每天等兩點衛生福利部直播,每當確診人數公布,心情就像雲霄飛車一樣,看著數字居高不下,正與看不見的敵人作戰的我們,是否心情也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呢?深怕一個防疫動作不確實,病毒就來敲門。

11個防疫心步驟 避免忐忑不安

疫情影響了我們的日常,但我們可以減少內心的波動,該如何做呢?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江依潔分享「防疫心生活,防疫心步驟」:

一.     改變習慣:檢視自己的環境,包含住家空間、工作場域乃至可能會有接觸的人際互動,因病毒深植我們的生活,過去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需要更動,因此,著手進行自己可以執行的所有防疫步驟,並將之再習慣化。

二.     重點整理:只注意與自身相關的重要訊息,如留意政府疫情相關重要消息、重大政策宣布等,消化後簡單明瞭的給自己一個重點結語。

三.     動腦思考:現今資訊超載,真假訊息流竄,留意並動腦思考;減少接收任何來源的雜亂資訊,適時打斷自己,切勿逗留在資訊海。

四.     互相信賴:信任身旁親近的人,沒有人想生病,相信身旁的人也會盡力做好防疫,當看到不足處,以溫柔、耐心的提醒替代責罵。

五.     接納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情緒無對錯,當事件發生,產生相對應之情緒乃是正常,然而,情緒可能以各種情況來表徵,專注當下身體感受並學會覺察,並標記情緒。

六.     替代行為:當感到焦慮、緊張、憤怒等負面情緒時,試著在家找到喜歡的事情做,一來打發時間,二來所產生的正面感覺可以替代原本的負面感覺;另外,在家找一個安靜、舒服的空間,好好呼吸,感受氣息間緊、鬆的放鬆感。

七.     安全堡壘:建造內心安全堡壘,安全堡壘可以是人物地,如:親密他人、小物品、家、自己房間等,告訴自己在安全堡壘內我是安全的,我可以將我的擔心、焦慮都在這安全堡壘內宣洩和述說,安全堡壘陪伴並支持我。

八.     心心連結:減少人與人的連結,但增加心與心的連結,利用電話或LINE、視訊等軟體,關心遠方的親人或是在意的他人,也接受他人的關懷,雖不能見面,但心是一體的,增加同在感與被支持感,減少孤軍奮戰的感覺。

九.     期待光明:灌注自己及他人希望,防疫視同作戰,各方口水戰打的更是火熱,我們能做的不是口水混戰,而是相信政府及第一線工作人員,並照顧好自己。

十.     自我鼓勵:跟自己說聲辛苦了,覺得防疫工作累了的時候、煩的時候等,給自己一個微笑,鼓勵及肯定自己的努力,自己是防疫不可或缺的一環,我是棒的,有價值的。

日常情緒練習 緩解不安心理壓力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藍祚鴻表示,大環境的變動造成人心慌慌,平時可於日常生活中進行相關的嘗試與練習,減少因疫情而帶來的心理壓力,倘若仍無法降低內心的不安,亦感覺該負面感受已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至身心科門診就醫,然而,在疫情當道,如不便至醫院就醫,可撥打「1925」諮詢專線尋求協助。

【延伸閱讀】

乾眼危機!居家辦公遠距上課 關鍵「黏蛋白」缺乏怎辦?

雙眼模糊、背痛癱瘓 恐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心臟是全身循環系統的靈魂,像幫浦一樣持續不斷的推動血液。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廖振宇醫師指出,心肌需要充沛的能量才能夠收縮跳動,所以心臟就像引擎一樣本身也有1套油路系統,稱為冠狀動脈,負責供應整個心臟的血液循環。當油路阻塞,也就是冠狀動脈出問題時,便會導致冠狀動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宜蘭報導】宜蘭1名54歲林先生因胃潰瘍出血住院,住院期間突發腦中風,造成肢體輕癱,合併吞嚥困難,連吞口水都會嗆到,讓他苦不堪言,加上對鼻胃管心生抗拒,因此決定接受吞嚥障礙治療,上個月林先生順利完成吞嚥訓練,終於擺脫如象鼻般的鼻胃管,讓他可以自在進食。 因中風影響吞嚥功能 透過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38歲林小姐因右乳腫塊預計進行乳房手術,林小姐本身無慢性疾病、平時規律運動且無菸酒習慣,但是前年曾因反覆結石造成膽囊炎,接受過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對於術後的嘔吐不適餘悸猶存。此次在術前麻醉門診時,不斷向醫師表達上次術後所引發的頻繁嘔吐相當難受且記憶深刻,因此對這次的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