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糖不受控男子險失明醫籲:積極控糖才是王道

血糖不受控男子險失明醫籲:積極控糖才是王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年50歲的阿強(化名)因工作應酬多,菸酒也不離手,後來經確診為糖尿病,在罹患糖尿病半年後,阿強開始感到眼前一片模糊,經檢查後發現其糖化血色素(HbA1c)已飆升至9%。收治該案例的「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特約院所的葉政南醫師立刻幫阿強安排眼底鏡檢查,這才發現他的眼睛已出現嚴重眼底視網膜病變,若再晚一步發現,恐造成眼睛失明,影響日常生活。葉醫師表示,阿強的糖化血色素總在8%左右徘徊,但一般會建議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正常值7%以下,引發相關併發症的機率較低。

血糖居高不下小血管首當其衝 視線模糊恐為警訊

葉政南醫師表示,糖尿病是一種需長期控制、追蹤的慢性疾病,若血糖值居高不下,全身大小血管都會受到傷害,而首當其衝的即為小血管;人體中眼睛的眼底視網膜及腎臟都佈滿數不清的小血管,這些小血管一旦受損,眼睛與腎臟也將隨之產生病變。葉醫師分享,有時候看到糖友不願配合用藥來控制血糖,也不在意飲食、運動,後來因血糖過高,先後產生眼底病變、腎臟病等併發症,著實令人惋惜。

葉醫師分析,眼底視網膜病變初期可能會出現視線模糊,但部分糖友會誤以為是老花或近視加深而輕忽,然而,隨著血糖波動幅度過大或居高不下,不僅水晶體會增厚,症狀也會加劇。 此外,亦可能出現輕微血管瘤,但症狀多半不明顯;到了中、後期,眼底視網膜的出血點逐漸增多,並滲出組織液,眼底也會增生出許多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這些新生血管容易堵塞、破裂,導致出血風險大增,隨著症狀加劇,也會引起黃斑部水腫、視網膜剝離、水晶體出血等問題,視力模糊症狀也會更加重,看東西會出現陰影,視野邊緣更為明顯,日常生活很容易受到影響。

積極控糖減緩76%眼底病變風險 重拾彩色人生

葉醫師提到,部分糖友對胰島素仍有錯誤迷思,誤認為胰島素需要施打一輩子。為此,葉政南醫師於診所內成立病友會,定期舉辦糖友分享會,鼓勵糖友主動分享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的經驗,希望能透過同儕的力量幫助更多糖友破除迷思,接受注射胰島素讓血糖趨於穩定。

血糖值控制的越好,眼底病變出現機率越低,惡化程度也會減緩。據統計,糖化血色素若控制在6%以下有機會逆轉糖尿病眼底病變。許多國內外研究顯示,高血糖患者適度注射胰島素,同時配合調整飲食習慣、規律運動,將可有效控制血糖。葉醫師提醒,糖友若能積極控制血糖,且定期接受眼底鏡檢查,可減緩76%出現眼底病變的風險。

葉醫師說,糖友應積極控制血糖,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每年定期做眼底鏡檢查,千萬別讓「靈魂之窗」受到高血糖的摧殘。此外,糖友也需留意心血管疾病風險,若高血糖傷害蔓延至大血管,心臟、心血管與四肢動脈,則恐陸續產生病變。葉政南醫師呼籲,想要有效控制血糖,用藥、飲食與運動缺一不可,血糖控制穩定,眼底病變與其他併發症的風險才可降到最低,積極控糖才能保有良好生活品質。SATW.TJO.19.12.0527 (12/19)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6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婆婆媽媽們常因為做家事時用力或姿勢不當,造成肌肉、骨骼傷害。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復健科李俊瑩醫師表示,有患者因為大掃除後罹患大拇指肌腱腱鞘發炎腫脹,導致右手腕疼痛不已,痛到無法擰毛巾,甚至連她最愛的麻將都不能打了。李俊瑩醫師說明,大拇指肌腱腱鞘發炎腫脹就是俗稱的「媽媽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67歲黃女士,近3個月來腰部持續酸痛卻不以為意,直至雙側腰部疼痛難耐,加上出現泌尿道感染及血尿症狀,遭診斷為雙腎結石。雙和醫院泌尿科醫師何承勳表示,考量到須同時處理雙側腎結石,採用「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治療,一次性將雙側所有腎結石治療乾淨,患者手術隔天即可出院。傳統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家家戶戶都會採買乾貨,像是象徵圓滿的干貝、香菇,還有代表如意的金針。營養師提供購買訣竅,首先用眼睛看看色澤,顏色不能過於鮮豔、雪白,接著拿起來聞聞看,不能有刺鼻味。購買乾貨 當心不肖業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營養師周千欽指出,每到年節期間,國內相關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年一度家家戶戶大團圓的日子,不論是在外工作的家人、出外求學的遊子,還是好久不見的親朋好友,藉著農曆年節,通通團聚在一塊。不管是大魚大肉、零食餅乾還是走春伴手禮,一樣都不少。在這放鬆又和樂的氣氛下,正在減重或有血糖問題的朋友們可要提高警覺啦!年節過的盡興,也要過的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