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脂超標恐罹肝癌 海鮮、內臟要少吃

血脂超標恐罹肝癌 海鮮 內臟要少吃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冬天吃鍋物暖呼呼,但鍋物中常見的食材,如肉類、海鮮、內臟都是高膽固醇食物,吃多了恐怕血脂升高。專家提醒,脂肪肝患者日常飲食要避免高膽固醇食物,以免惡化成脂肪肝炎,嚴重甚至變成肝癌。

膽固醇不需額外攝取

台大醫學院生化暨分生所副教授呂紹俊表示,人體細胞都含有膽固醇,是細胞膜不可或缺的物質,但細胞都會自行合成膽固醇,不需要特別從食物中攝取膽固醇。不過,大部分的人飲食習慣攝取動物性食物,就可能額外攝取過多的膽固醇。

高膽固醇食物要少吃

呂紹俊副教授說明,當攝取膽固醇時,人體會減少合成量,維持血脂在正常範圍內,若身體機能變差,如年紀較大、罹患心臟血管以及代謝疾病,就應減少攝取膽固醇,尤其是肉類、海鮮、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以免身體處於高血脂狀態。

脂肪肝恐變肝癌

呂紹俊副教授強調,研究發現,身體長期處於高血脂狀態,是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重要因素,更有約20%至30%的機率進展成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提醒高血脂、脂肪肝、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高危險族群要特別注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2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年報指出,台灣人末期腎臟病發生率、盛行率均為世界之最,這可能跟老年人口以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人口的增加所引發的腎臟病有關。此外,台灣人不當的用藥習慣,包括使用具腎毒性藥物所造成的腎臟傷害,或慢性病人未依正規管道治療,聽信偏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如果我消失了,你們會不會好過一些?一名16歲少女因父母離異,得知爸媽都不要她,只要哥哥,開始質疑自己存在是多餘的,學業成績一落千丈,反遭父親責罵不能體諒母親生病,終忍不住崩潰,多次自殺驚險救回。台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許雅惠表示,診間常見許多受傷的孩子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3歲的佑佑最近說有點聽不到,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積液性中耳炎,媽媽擔心是不是因為反覆生病感冒造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許哲綸表示,中耳積水在幼兒是很常見的疾病,3歲前的幼兒至少都會得過一次,成人相對少見。通常發作於急性中耳炎或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在急性症狀消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年報指出,台灣人末期腎臟病發生率、盛行率均為世界之最,這可能跟老年人口以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人口的增加所引發的腎臟病有關。此外,台灣人不當的用藥習慣,包括使用具腎毒性藥物所造成的腎臟傷害,或慢性病人未依正規管道治療,聽信偏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