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術中GPS導航 降低腦瘤切除風險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在醫界中,腦瘤切除被喻為最棘手的手術,如果稍有失準,就可能破壞神經系統,造成癱瘓。台北榮總腦神經研究團隊近幾年成立術中神經監測小組,利用術中GPS導航,讓開腦手術更安全,大大減少手術無法預期的神經系統傷害,以及併發症及死亡率。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俊甫表示,在歐美先進國家神經外科已普遍將「術中神經功能監測」使用在脊椎,腦血管,功能區腦瘤,顱底腫瘤及其他功能性如癲癇或顏面神經痙攣等手術。

台北榮總則在2010年成立術中神經監測小組,在手術過程中,協助外科醫師定位,並避開可能的腦及脊髓功能區,甚至及早發出警訊,警告神經功能可能因手術中出現變化,讓醫師改變手術策略或停止手術。

51歲李先生罹患第4級的惡性腦瘤,腫瘤就位於大腦右側頂葉運動區附近,由於腫瘤惡化,導致左側肢體癱瘓,必須坐輪椅活動。北榮醫療團隊利用神經功能監測,定位出精確運動區後,將腫瘤全切除,術後一個半月,他已能拄著拐杖走路。

林俊甫醫師指出,台北榮總術中神經監測小組已協助多名腦瘤患者順利完成腦瘤切除個案,預後比僅行單獨切片或部份腫瘤切除至少多存活1至2年以上。

至於腦島葉手術,被醫界認為極端危險的手術領域,但在這項先進監測技術幫忙下,北榮在2年內進行約20例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腦島葉腫瘤手術,所有病患均無死亡及永久殘障等併發症。

林俊甫醫師指出,台北榮總積極發展先進術中神經功能監測,成效卓著,患者預後情況良好,在加護病室平均住院日數1.3日,一般病房平均住院日數為4.2日,減少醫療成本支出。不過,該項手術健保尚未納入給付。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78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臉書等社群網站已經成為許多人的生活重心,透過手機、平版或是電腦,留言、打卡、按讚!不過,密西根大學研究卻發現,常上臉書的人愈不快樂,對自己的生活更加不滿。研究報告發表於最新一期的《PLOSOne》科學期刊。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團隊調查82名年輕人使用臉書以及心情好壞之間的關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夏季烈日照射,小心成為烘乾肌!藝人吳怡霈說,因為常出外景節目、又愛戶外運動,只顧防曬卻忘記保濕,導致肌膚開始出現小細紋,經醫師建議後,開始注射玻尿酸,不但肌膚更有彈性,細紋也改善許多。吳怡霈說,原以為玻尿酸只有填充的功效,沒想到還可以幫助皮膚保濕,進而改善細紋,提醒民眾要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很多人都有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瘀青;皮膚科醫師提醒,皮膚出現瘀青,千萬別放著不管,因為瘀青不但影響外觀,若不加以治療,可能留下色素沉澱紫斑!長庚醫院皮膚科副主任暨美容醫學中心黃耀立醫師表示,多數人覺得瘀青不用擦藥,但研究顯示,瘀青時使用容易吸收的瘀青藥比完全不擦藥,減少一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乾眼症不再是年長者的專利!眼科醫師發現,低頭族越來越多,門診中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罹患乾眼症;對於乾眼症的防治,最好能執行「藥、吃、休、睡」四字訣,以免病況更加嚴重,進而影響視力。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臨床上,常有用電腦的上班族因長時間注視螢幕,眼睛過於乾澀到張不開眼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