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衛福部公布108年10大死因 近3成國人死於癌症

衛福部公布108年10大死因 近3成國人死於癌症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癌症蟬聯38年,10大死因首位!今(16)日衛福部公布108(2019)年全國死因調查,當年總死亡17萬5,424人,當中5萬232人因癌症死亡,占總數28.6%,也因人口老化緣故,心血管疾病與肺炎排名第2位與第3位,年輕族群死亡原因,主要是意外事故與自我傷害(自殺)。


108年死亡增加2,565人 總死亡94.3%是45歲以上


衛福部統計處科長陳雅俐表示,108年總死亡人數相較前1年(107)增加2,565人,每10萬人口死亡743.4人,死亡率相較前1年上升1.4 %,但經人口結構調整標準化後,每10萬人口死亡408人,死亡率相較前1年下降1.6 %,換句話說標準化人口結構死亡率下降,顯見108年死亡人數與人口老化有密切關係。


陳雅俐強調,108年死亡人口中,94.3%是45歲以上的民眾,總共有165,438‬人;65至84歲死亡的民眾,癌症與心臟疾病在是死亡原因的前2位;但85歲以上的高齡者,肺炎死亡率則上升至第1名,能發現下呼吸道疾病,會隨著年紀死亡風險陸續增加,糖尿病與事故傷害,則隨著年紀死亡率慢慢後退。



心血管疾病佔據排名2與3位 因肺炎與腎病變死亡幅度增加


10大死因中,心臟疾病在第2位,腦血管疾病則在第3位,兩者死亡人口相加共35,044‬人,顯示心血管疾病相當容易導致台灣民眾死亡,但肺炎死亡人數增加6.9%,腎炎、腎病變、腎病症後群死亡數增加3.1%,在統計上來說,上升幅度都相當明顯,就長期而言,人口老化讓肺炎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也都增加。


10大死亡癌症排序40年未變動 肺癌死亡人數最多


陳雅俐也說,單獨分析因癌症死亡人口,前6名主要癌症排序,連續40年都沒有變動,分別為肺癌、肝癌、大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前列腺癌,特別肺癌與肝癌,連續排名前2名已經40年。國健署研判,早期吸菸人口較多,同時B型肝炎與相關慢性肝炎發生率也較高,都很可能是主要原因。


年輕人死因 交通事故與自我傷害人數多


陳雅俐持續說明,單獨分析年輕族群死因,零歲嬰兒主要死於先天性疾病最多,其次是產週期的呼吸性疾患;1至14歲兒童與青少年與15至24歲青年人,最主要死因就是事故傷害,然而在死因的第2位,前者年齡層是癌症,後者則是蓄意自我傷害(自殺)。顯見青年人的心理健康,需要加強觀測系統。


單獨觀察意外事故,108年意外事故死亡人數6,649,運輸事故3,082人最多,佔46.4%,跌落與溺水1,789人佔26.9%,機動車交通事故則慢慢減少,事故傷害死亡率已下降至歷史新低。另外,蓄意自我傷害(自殺)死亡人數3,864人,相較前1年僅減少1人,但高峰人數自95年後就已經明顯趨緩。


❤健康傳媒提醒您:讓自己能有多一些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更多NOW健康報導
▸長期用棉花棒掏耳朵 這習慣恐引發感染甚至耳膜破裂
▸消基會抽檢網購抗菌乾洗手 全數不合衛生法規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糞便潛血陰性別高興太早! 因為大腸癌不一定會出血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受到疫區入境與強制隔離14天的限制,過去不少專程從中國、香港、日本飛來台灣看病治療的國際醫療旅遊客,一時紛紛取消預約,不過國內卻有牙科診所依舊一號難求,患者不減反增,牙醫師觀察,原來是多了很多被疫情所困、無法回去開工的台商,乾脆趁著空檔整理一口...

閱讀詳情 »

維生素B12不足 吃素吃到耳鳴、暈眩走路飄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暈眩」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

閱讀詳情 »

頭痛、暈眩、沒睡飽 你有震動幻視嗎?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暈眩」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流感疫情已脫離流行期!衛福部疾管署今(3)日發布流感疫情,全國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持續下降,研判已經脫離流行期。然1名28歲年輕病患,1月中旬感染疾病就醫收治住院,2月中旬病症加重死亡,目前確認該病患沒有施打本季流感預防疫苗。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