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衛福部嘉南療養院:在司法精神醫學對兒少犯罪幫助

衛福部嘉南療養院:在司法精神醫學對兒少犯罪幫助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適應不良的兒童或青少年,可能會有不恰當的行為出現,當有違反學校規定、社會上要求的秩序、家庭的規則、或甚至觸犯法律的行為出現時,表示在兒童或青少年的個人及外在環境可能出了問題,需要即時的協助,以免狀況惡化。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以下簡稱嘉療)郭宇恒醫師表示:「雖然有精神疾病的兒童或青少年,未必比沒有精神疾病者容易有觸法行為,但當有精神問題,卻沒有妥善的治療精神疾病時,在處遇上常會無能為力。」因此,精神醫療在兒童、青少事件中,也有部分的助益;為此,司法精神醫學科醫師在兒童、青少年事件中,可以提供專業意見,盼能讓兒童及青少年獲得最佳利益。

以兒童、青少年而言,在精神醫學觀點上,這些人犯罪原因與成年人犯罪原因大不相同,除了正常發展的情況下,未成年人原本衝動控制能力較成人不佳、社會經驗也不夠,再加上人格還有改善的空間,且較容易受外界影響,因此,處遇的方向應該較為全面且依據個別情況擬定。

在法律上,少年事件處理法在處理程序及後續處遇上,皆與成人不同,司法精神專科醫師除了會在鑑定上的評估重點與成人區別外,在調查、審理及後續處遇上,都可以提供協助。

嘉療成癮暨司法精神科李俊宏主任表示:在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法後,未滿12歲的兒童不走法院的途徑,曾有家內性侵的案件安排少年被告鑑定,父母認為未滿12歲的被害人才需法院協助,但因法律上,未滿12歲的兒童評估及處遇非法官權限,父母感到不知所措。

嘉療司法精神科醫師藉由被告鑑定的空檔,說服父母以醫療評估的方式,讓父母擇期將他們認為有問題的未滿12歲兒童接受醫療評估,同樣可擬定治療計畫、提供評估結果,並且適時轉介到相關單位,亦同樣可保障未滿12歲的兒童權益;嘉療司法精神科醫師不論遇到兒童或青少年,前者在醫療、後者在法律情境下,皆可提供專業意見,以維護他們最佳利益。

衛福部嘉南療養院:在司法精神醫學對兒少犯罪幫助

相關推薦

記者 張耀元/台北報導 全球近年因應疫情所推出的健康養生生活宅,主打有別以往的住宅格局規畫,強調空間距離,及週邊的綠色生活環境,特別是多功能的養生健康建築,成為房地產界的主流商品,許多建築公司也在近期推出的建案中,配備相關的健康公共設施或居家配備,而釋放「負離子」器材成為當夯的商品,3月19日 在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小朋友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當心可能是脊椎側彎!一名14歲的國中生,從小六開始抱怨背痛,還被家長發現站姿及坐姿均有不良情形,帶到醫院門診檢查才發現胸腰椎脊椎側彎角度已達40多度,屬重度側彎,經過一年多的追蹤,側彎角度上升到58度,藥物與復健都無法有效改善及緩解疼痛,...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喝水後馬上又覺得口乾舌躁?你也擺脫不了「水桶人生」時刻得灌水嗎?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陳書怡表示,臨床觀察不少病人抱怨「喝水後馬上又覺得口乾」或「老是覺得舌頭很粗糙、沒什麼口水」等,一旦排除腹瀉、嘔吐、運動後大量水分流失、水分補充不夠等情況後,通常問題都出在三個...

閱讀詳情 »

潘以泓 / 台北報導 蛀牙不僅僅是孩童的困擾,成人也深受此困擾,特別是這兩年疫情期間在家上班,更讓人忽略了刷牙的重要性,因此牙醫師公會推動線上打卡活動,提醒一般民眾記得刷牙,還送Switch、Apple等3C產品來鼓勵民眾重視刷牙重要性。 衛生福利部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攜手合作,於111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