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衛福部調查驚曝台灣孕婦3營養素缺很大 頭暈、倦怠還礙胎兒生長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人吃兩人補,孕媽咪有些營養素千萬缺不得!國健署最新「懷孕婦女營養狀況追蹤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婦女整體貧血盛行率為近2成,又最缺三種營養素,包括鐵質缺乏率高達6成2,葉酸缺乏或不足率為1成4,維生素B12缺乏率也逾2成1。恐造成孕媽咪頭暈、倦怠及胎兒生長發育延遲、早產風險增加。

衛生福利部國健署這份在2017到2019年間進行的「懷孕婦女營養狀況追蹤調查」進一步發現,孕媽咪飲食中鐵攝取量不足比例為8成,且於第3孕期有9成8的孕婦未達標準;葉酸攝取量在各孕期中有9成9未達攝取建議量;在維生素B12部分,在第2孕期至第3孕期均有4成3的孕婦未達標準。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孕媽咪的營養狀況與胎兒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在懷孕的過程中,懷孕婦女會因生理變化而增加血液量,以供胎兒生長,此時若鐵、葉酸及維生素B12攝取不足,易產生孕期貧血情形,造成頭暈、倦怠及胎兒生長發育延遲、早產風險增加。

國健署提醒,孕媽咪養胎、預防貧血應遵守4項孕期營養攝取原則,包括「攝取含鐵豐富的食物」、「搭配含維生素C的食物,幫助鐵吸收」、「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聽從醫囑適時使用營養補充品」等,才能幫助寶寶健康長大。

 攝取含鐵豐富的食物:孕媽咪每日鐵攝取量須達15毫克,建議孕媽咪於三餐中攝取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內臟、紅肉類、瘦肉、蛋黃及深綠色蔬菜。可攝取1份紅莧菜(煮熟約0.5碗)和1份紅鳳菜(煮熟約0.5碗),來達到每日鐵建議攝取量。吃素的孕媽咪也容易有鐵不足的情況,建議可多補充豆製品以及深綠色蔬菜。

 搭配含維生素C的食物,幫助鐵吸收:在用餐中或餐後一起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以促進鐵在腸道的吸收,包括柳丁、芭樂、奇異果或是百香果。此外,茶和咖啡中的單寧酸會與鐵形成化合物,減少鐵質吸收,建議在用餐時盡量避免喝茶和咖啡,或是以水果代替以增進鐵質的吸收率。

 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孕期中每日攝取葉酸應達600微克,可由瘦肉、蛋黃、深綠色蔬菜和黃豆芽來補充;有懷孕計畫的婦女,可在三個月前開始注意補充葉酸。另外,孕媽咪每日攝取維生素B12應達2.6微克,可由文蛤、牡蠣、海帶芽和壽司海苔片來補充;維生素B12來源多為動物性食物,因此素食媽媽須注意維生素B12的額外補充,如紫菜、海帶、糙米。

 聽從醫囑適時使用營養補充品:懷孕期間鐵、葉酸及維生素B12攝取應達到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若有飲食與營養疑問,建議洽詢營養師進行飲食評估以瞭解個人化改善飲食的建議,或可在醫師處方指導下,補充孕婦專用的營養補充品。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出生5天奶娃持續吐奶、吐膽汁 竟是「腸扭轉」差一步全壞死

小一童「怎吃都不長肉」比同齡孩子瘦小 手術補好心臟缺口才發育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4月1日開放帛琉「旅遊泡泡」,但首發團之後,卻傳出買氣不旺,後續出團有位子沒人買、甚至關團等負面消息,外界矛頭全怪在返台之後的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管太嚴,衛福部長陳時中似乎聽到民怨,今(7)日鬆口,將請指揮中心這兩天召開檢討會,如果確認帛琉方面的防疫做得徹底,可以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台中21歲李姓工人去年底右手拇指不慎捲入機台,造成斷裂;28歲越籍移工也因機器操作不慎,導致大拇指遭夾斷,兩人各接受4小時緊急顯微重建手術,術後三個月持續努力復健,如今不僅保全手指外觀與知覺,更恢復「能屈能伸」的日常動作,未來生活不致受影響。 顯微重建術讓手...

閱讀詳情 »

【報新聞/記者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中醫大新竹附醫由總院協助完成開院以來第一次的器官捐贈移植手術。神經外科江忠穎醫師表示,個案當時因不慎由高處墜落,腦幹受傷嚴重且呈現腦死的狀況,但因年輕且其他器官狀況良好,因此向家屬提議器官捐贈的可能性,個案爸爸表示,女兒一直是一個非常貼心的女孩,時常對他撒嬌,總是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的AZ疫苗從盼著打到現在打不完,兩批已陸續抵台的AZ疫苗效期又即將到期,昨天才擴大全部醫事人員接種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7)日又宣布擴大接種,自4月12日起,開放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工作者等第二、三類實施對象也可以接種COVID-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