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補健保資料庫不足 醫學中心成立大數據中心

補健保資料庫不足 醫學中心成立大數據中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大數據已成為智慧醫療發展重要的一環,隨著各大醫學中陸續建構健康大數據,台北榮總也不落人後,加入智慧醫療行列,臺北榮總院長張德明以及轉譯研究科主任吳俊穎的領導下,協同資訊室以及各單位專家,花了九個月時間,建構完成大數據中心,並開放研究者申請使用。

健保資料庫結合大數據 仍有研究限制

過去健保資料庫結合大數據,提供國內醫療詳細且格式統一的資訊,且根據健保資料庫研究,過去十多年已有數千篇論文發表,相關研究成果也改寫了許多世界臨床醫療準則,並實際改變了臨床病患照護政策;臺北榮總研究部主任吳肇卿指出,雖健保資料庫具多項優點,但仍有許多研究上的限制,像是診斷碼不見得正確、沒有病歷資料、沒有檢驗結果等。

北榮大數據中心 與健保資料庫無縫接軌

因此為了彌補健保資料庫的相關缺點,臺北榮總大數據中心不僅依照健保資料庫的資料結構建置,相關檢驗數據碼因完全按照國際標準碼建置,可與健保資料庫以及其他醫學中心的大數據無縫接軌;吳肇卿主任表示,且以退輔會所支持的大數據建置計畫而言,臺北榮總的大數據資料庫,也將與臺中榮總以及高雄榮總的大數據資料庫整合,以利於相關研究的進行

與國外機構合作研究 發表國際頂尖論文

另外,臺北榮總大數據中心研究團隊也與包括美國史丹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機構,有密切合作,並同時發表國際頂尖論文,像是在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中,分析全世界42,588位B型肝炎帶原者,就發現B型肝炎的每年陰轉率為1.02%,論文也發表於全世界頂尖的消化學雜誌,研究發現,慢性B型肝炎者,非一定終身帶原,平均追蹤十年,占一成多患者症狀會消失,且成為終身免疫狀態。

持續與相關機構投入研究 造福更多病患

透過與國際合作,將許多真實世界的大數據整合,以互相印證彼此的研究成果,讓研究成果能快速應用於臨床病患照顧;吳俊穎主任表示,透過臺北榮總大數據中心的開幕,希望能為國內健康大數據的研究及智慧醫院的發展,帶來積極貢獻,未來也將持續與國內外傑出的研究機構進行深入且廣泛研究,以造福更多患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9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位巴金森氏症末期合併失智症末期的阿蘭奶奶,在一年內退化到完全失能。隨著疾病的進展跟體力的衰弱,阿蘭奶奶進出醫院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家屬已疲於奔命。家屬和醫師溝通後,決定將奶奶轉為居家安寧,最後在子女們的陪伴下安詳往生。病友心聲誰能知  善終讓人尊嚴活臺北市立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0多歲男性,因工作需要高雄台北兩地跑,在爸爸建議下開始吃檳榔提神,沒想到這一吃就吃了快十年,直到近來爸爸嘴突然張不開,就醫檢查後,發現是口腔癌,甚至脖子的淋巴結也已經轉移,確診為癌症末期,讓這名男性趕緊戒掉檳榔,且接受口腔篩檢,但卻被發現頰黏膜處有紅白斑,進一步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政府目前積極推行南向政策,國人與東南亞地區民眾經商、旅遊等交流已更加頻繁,然而在防疫的部分,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指出,鑒於疫病的傳播風險及特性,高雄市自去年起已將登革熱決戰境外、防堵病毒入侵等邊境檢疫措施,列為市府防疫重點工作。並自今年推動「決戰境外-安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患有妊娠糖尿病婦女,因忙於照顧家庭,未按醫師提醒定期回診追蹤血糖,且平時不忌口、未控制飲食,又疏於規律運動,直到意外昏倒送醫,經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緊急做心導管支架,才從鬼門關搶救回一命。糖尿病患年輕化 慎防心血管併發症 員林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陳育正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