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複雜性尿道狹窄男性居多 原因與構造有關

  你有尿道狹窄的困擾嗎?通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尿道某一部分組織受到外傷或發炎、感染,導致纖維化結疤,而使尿道變得狹窄,小便就無法順利排出。而尿道發生外傷的性別比,又以男性占絕大多數,這是因為人體尿道的構造男女有別。男性尿道可以分為前尿道(陰莖尿道與球狀部尿道)與後尿道(膜狀部尿道與攝護腺尿道)兩部分;女性只有後尿道。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高建璋指出,根據不同機轉產生不同尿道部位外傷,以前段尿道受傷而言,又可分為鈍傷(車禍、跌倒、被踢或是性行為)及穿刺傷(刀傷、彈傷或是咬傷);至於後段尿道受傷,則常發生於骨盆腔骨折的病人(如車禍、跌倒)或是會陰部受傷的病人。

  常見症狀可能是血尿、解尿困難,或是尿道口有血(在前尿道受傷患者至少有75%),身體檢查可能發現陰囊或是會陰部皮下血腫,肛門指診可能發現骨盆腔血腫或是攝護腺在高位處。高建璋表示,臨床上只要發現患者尿道口有血時,不應進行任何盲目的導尿管置放或是尿道擴張,而是儘快進行尿道顯影劑攝影,以確定尿道的完整連續性。

  針對尿道外傷的處理方式,可採取傳統手術或內視鏡手術。高建璋說明,在手術時機上,可先做恥骨上膀胱造廔引流尿液,再來考慮重建時機。尿道狹窄的患者一般在國內會接受「內視鏡尿道切開術」併用「尿道擴張術」的治療,這種治療廣被國內泌尿外科醫師採用,因內視鏡手術便利且無傷口,住院時間短(一般1至3天),不容易有其他嚴重的併發症。

  不過,越長段的狹窄(超過1至2公分)內視鏡手術後復發率越高,單次手術復發率有時高達50%以上,在復發的狹窄患者上用同樣的方式治療,復發率達95%至100%。高建璋提到,許多患者因此受到身心靈的痛苦,甚至也不敢出國旅遊或離開醫院範圍,因為常常突然就尿不出來了。

  近年來,也有使用口腔黏膜移植來進行尿道重建,對於尿道球部狹窄的患者的成功率可達85%至95%;後尿道狹窄的患者,也可以大幅減緩所需擴張或住院的次數。高建璋分析,此手術適用在尿道切開後復發狹窄的患者、尿道狹窄較長的患者,或者尿道狹窄後無法用內視鏡重建的患者,是另一種選擇,尤其是復發性的尿道狹窄患者可將此方式列為考慮。此外,像是成年尿道下裂患者(通常小時候已經手術但不完全成功)也可以考慮採取此方式進行修補。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1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今日新增12例本土病例,5例為新北幼兒園群聚,3例是幼童家長,1例是5歲幼童,另1例是染疫童的1歲妹妹。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表示,幼兒園確診個案非常多,目前還在追查感染源。新北市今天新增7例確診。(圖/新...

閱讀詳情 »

新北幼兒園群聚案今日再增5例,累計確診人數來到15人,但感染源還待釐清,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表示,病毒基因定序整體方向指向是Delta或其他變異株,結果預計明天出爐。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說,若定序結果為Delta病毒,將採取三項嚴格措施,並建請中央提升為三級警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

閱讀詳情 »

新北幼兒園爆發群聚感染,市長侯友宜喊「只要新北市有Delta確診出現,餐廳內用一律取消」。台北市是否跟進?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回應,不要製造恐慌,還透露經過今年五月疫情爆發後,雙北疫調、隔離及匡列都比以前快太多,以前遇到這種個案,可能隔好幾天衛生局才知道。他認為,不要看到Delta病毒就認為是地球毀滅,...

閱讀詳情 »

國內今日新增8例COVID-19本土確診病例,本土案例中有5例與新北幼兒園染疫案相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坦言,病毒基因定序整體方向指向是Delta或其他變異株,不過結果要明天才會出爐。新北某幼兒園群聚感染案擴大,今天又新增5例確診,其中有3例是家長、1例是該幼兒園小朋友、另一例是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