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50歲以上男性出現排尿困難 恐增攝護腺癌風險

男性年紀越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越高,醫師50歲以後的男性朋友,最好定期檢查。

  攝護腺癌又稱做老年長壽癌,年紀越大,罹患的機率越高,台中1名77歲的外科醫師,退休不久就發現自己有排尿困難的情形,就醫檢查確診是攝護腺癌第3期。醫師表示,攝護腺癌初期沒有症狀,也不太容易察覺,提醒50歲以後的男性朋友,最好要定期檢查。

  有點年紀的男性多少都遇過排尿不順的情況,77歲的外科醫師才剛退休,就察覺自己排尿困難,直覺和攝護腺有關,就醫檢查確診是攝護腺癌。放射腫瘤科主任王銘志說明,患者有小便困難、頻尿的狀況,進一步檢查,發現PSA100多,比正常高40多倍。

  這位退休外科醫師,過去因為要手術時常憋尿,直到退休才發現異常,因為已經第3期,加上年紀大,最後決定不手術,採用放射性治療。目前攝護腺癌的致病原因不明,但有研究認為,跟高齡、家族病史,以及常吃高油脂與肉有關。

  醫師提醒,50歲以上的男性最好還是定期檢查,如果遇到頻尿,夜尿、排尿不順等症狀,也要儘快就醫檢查。

50歲以上男性出現排尿困難 恐增攝護腺癌風險

★本文經【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更多精采報導,點擊觀看【新唐人亞太新聞】

 

相關推薦

屏東Delta群聚案延燒,累計15人確診並有12人感染的是該變異株。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宣布好消息,此案沒有向外擴張情況,經再三檢視枋寮果農太太案14816,到枋寮醫院神經外科就診的路徑,發現先前的枋山個案14407除了到急診也有到過門診,「兩人相隔一間,候診時、經過的足跡可能有接觸重疊」。屏...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宣布,所有入境者均須在機場深喉唾液PCR採檢一次,另增加在檢疫期間10至12天以「家用快篩」採檢1次。加上先前宣布居家檢疫期滿前進行PCR檢測,等同於所有入境者皆需3次篩檢。陳時中今日下午宣布,7月2日起強化我國入境檢疫措施,具「重點高風險國家」旅遊史之入境旅客,...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COVID-19(武漢肺炎)新增47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13例死亡。確診縣市分布中,新北市確診數持續在「2位數」,上一次確診數新增133例是6月12日。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3時將召開疫情應變會議會後記者會,說明關於新北市的最新疫情及防疫措施,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民視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