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襲擊小腿的劇烈疼痛 抽筋預防之道

襲擊小腿的劇烈疼痛 抽筋預防之道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進入冬季,身體容易僵硬,這時須特別留意的肌肉痙攣,尤其是發生於小腿的「小腿抽筋」更是令人困擾。進行活動或運動前一定要做好暖身運動,例如高爾夫的擊球動作對小腿的負擔極大,容易導致「小腿抽筋」危險。為了養成「不易抽筋的身體」,建議展開調整身體重心平衡的運動。

抽筋易發生於腿部 肌肉內平衡失調時

不論是誰都可能發生過活動時突然抽筋造成劇烈疼痛,或是睡眠期間肌肉僵硬、抽筋等經驗吧?腓腸肌突然痙攣造成的「小腿抽筋」,是因為肌肉在不自主情況下收縮而產生。

擅長從姿勢動作、關節根本找出疼痛原因的三枝剛物理治療師,說明小腿抽筋的機制:「相較於軀幹部分,手、腳更需要細微的活動功能,故分布於四肢的肌肉也較為密集細緻,而調節這些肌肉的伸縮功能的,則是擁有接收器機能的兩種肌肉組織『肌肉紡錘』與『肌腱紡錘』。其中肌肉紡錘負責收縮伸展後的肌肉,可在人體快跌倒時,自動維持姿勢平衡。另一方面,肌腱紡錘位於肌腱(肌肉與骨骼連接處)內,負責抑制肌肉紡錘的作用,以避免身體受損。這些組織的作用並未經由大腦的指示,而是因應『反射作用』而生。」

也就是說,這兩個肌肉組織一旦失去平衡,就會產生嚴重後果。「肌腱紡錘一旦失去作用,會讓肌肉紡錘過度運作,產生『痙攣』。雖然最典型的症狀是小腿抽筋,但脛骨、腳尖等須透過肌肉進行細緻動作的部位也容易抽筋。就像足球比賽中,經過長時間運動後,常可見到選手腿部抽筋畫面,無論是職業運動員還是業餘球友,都可能遇到痙攣問題。」

電解質異常、脫水、溫度、壓力 都可能造成抽筋  

襲擊小腿的劇烈疼痛 抽筋預防之道

三枝剛表示:「但造成痙攣的根本因素至今仍不明瞭。目前可知往來細胞內外的電解質疲勞或脫水等因素增減,進而造成異常狀況,但氣溫與精神層面也是因素之一。」

原本不常運動的人,突然走了較遠距離,為什麼也可能會抽筋?三枝剛回應,「原本不常使用的肌肉,突然反覆作用時,不僅容易引發疲勞狀況,也可能在出力瞬間造成負擔。這和慢跑時突然踢向地面所造成的衝擊相同,尤其疲倦(乳酸堆積)時,肌肉組織內的平衡也較容易遭受破壞。」

為避免運動時遇到抽筋,必須做好暖身運動,讓身體清醒,並習慣運動壓力。

讓重心保持在身體中央 就能預防痙攣產生?

腿部抽筋時,眾所周知的方法,便是將足尖壓往身體方向,並伸展小腿。三枝剛提醒,「這是正確處理方式,不過須特別注意的是,不要太快、太用力去伸展腿部,否則反而會因反射作用,導致肌肉持續收縮,盡量放慢動作,緩緩伸展即可。」

身體在失去平衡時,容易造成疲勞,並導致肌肉平衡崩解。為預防這個情形,必須避免讓身體重心偏向左右其中一側。不管在走路或運動時,都須訓練自己在無意識的狀況下也能讓重心集中於足底正中央。只要將重心集中於足底中央,就能分擔運動造成的負荷,還可讓整個下半身支撐身體重量,減輕疲勞、預防抽筋。

也就是說,如果是打高爾夫時,順著揮桿原理、從瞄球時就注意重心在足弓的位置,並讓重心順暢轉移,就是預防小腿抽筋的最佳武器。

本回醫師

都立大Physio Care&Conditioning代表

三枝 剛(物理治療師)

負責雜誌、電視節目中腰痛特輯監修, 從「關節內」、「關節外」、「姿勢動作」等方面找出問題根本原因, 並利用徒手治療、運動療法等方式提供頗受好評的復健治療。擁有物理治療師(PT)、美國認可運動指導訓練員資格(NATAATC)。

本文出自ALBA阿路巴高爾夫雜誌第16期

(文章授權提供/ALBA高爾夫雜誌)

資料來源:https://www.albagolf.com.tw/zh-tw/

【延伸閱讀】

鹹粥漲價被罵爆 營養師:鹹粥好處多多!

少年腦中風路倒 顱內動脈取栓術撿回一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新北市1名蔡姓中年男性,沒有三高病史,20年前在海邊被珊瑚礁刮傷雙腳腳踝,四處求醫,傷口始終無法癒合,甚至數度出現敗血症,危及生命,醫師研判可能要截肢,後轉往台北慈濟院,利用高壓氧輔助治療,讓潰爛傷口終於痊癒。 醫師張孟宗指出,高壓氧治療範圍很廣,但需先經醫師評估,並非人人都適用。(圖片/台北慈濟醫...

閱讀詳情 »

耳朵嘰嘰叫,看耳鼻喉科總是好不了?一直以來,神經退化、病毒感染或血管因素導致聽損等,被視為是慢性耳鳴的主要原因,但國內研究領先全球,首度發現「耳蝸性偏頭痛」也是造成耳鳴的凶手,只要妥善治療偏頭痛,就能解決長年耳鳴的痛苦,阻斷後續可能引發的失聰危機。 透過聽力檢查追蹤患者聽力狀況,可發現耳蝸性偏頭痛患...

閱讀詳情 »

高血脂輕度患者不會有不舒服感覺,當出現頭暈、胸悶、乏力時,已經很嚴重了。高血脂可能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甚至是促進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壓的罪魁禍首!中醫對於降血脂需要辨證論治來調理,治標的方法是活血化瘀、去痰化濕;治本則要補腎健脾、疏肝理氣。至於降血脂的中藥材則有「四大金剛」,到底是哪四種?以下來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陳先生喜歡吃醃肉毫無節制,103年因喘就醫,被醫師診斷為腎臟病第5期,原本已在左手前臂裝人工洗腎廔管,準備開始洗腎,卻因接受慢性腎臟病防治長期追蹤及衛教,改變飲食習慣為低蛋白飲食後,腎臟病得到控制,延遲2年後才開始洗腎。醫師提醒,初期腎臟病並無症狀,很多病人常很嚴重才就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