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視力突變好 恐罹白內障?!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百歲老人能穿針!」有可能是白內障重症的前兆?大學眼科總院長林丕容表示,白內障患者大多較年長,罹病之前多半都有老花眼的症狀,因此,倘若在病程中出現視力回春、近視加深的情形,表示病情開始惡化,應盡快就醫治療。

一名50歲的黃先生,10年前做了老花近視雷手術後,視力品質一直都維持不錯。然而這一年內,近視度數卻突然增加近450度,還伴有多重影像、視線朦朧白霧化,就醫後才發現白內障加劇。

大學眼科總院長林丕容解釋,正常的水晶體是透明的,但受到老化、外傷、紫外線或其它因素變混濁甚至硬化時,就會導致光線和影像無法被傳送到視網膜上,造成視覺模糊,也就是俗稱的白內障。

而案例中的黃先生隨著年紀增長,老花度數也慢慢增加,加上白內障在病程發展的過程中,會因內部纖維硬化腫脹,使水晶體逐漸變厚,就好像內建了一付老花眼鏡,因此看近物會比以往清晰,但當水晶體變得更厚時,又會逐漸變成近物看不清楚。

中壢大學眼科林鴻源院長提醒民眾,最近國外有廠商推出號稱可透過藥物治療白內障,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白內障是蛋白質的變異,是不可逆的,目前只能透過手術搭配人工水晶體治療。倘若罹患白內障,應盡快跟醫師討論手術時機,切勿拖延,否則可能導致青光眼或其他眼疾產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11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在俄羅斯出發,經日本返台96人,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確認當中1名新冠病毒檢驗陽性,台灣新增1名境外移入個案,其他95人都確認陰性隔離檢疫中。另外,遠洋漁船今日第1艘船回港,船員52位全數入住防疫旅館,目前預估遠洋漁船入境最高峰會有2,500人需要防疫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入夏後,天氣經常陰晴不定,氣溫變化較大,以致許多商界名人、知名演員皆死於心血管疾病,令人惋惜。心臟學會理事長暨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提醒,如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務必盡速就醫。 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病位居國人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醫生,我覺得我得了疫情焦慮症!」55歲陳太太一踏進診間就自述每天的心情隨著確診人數起伏,出門在外隨時害怕別人不戴口罩或咳嗽;頻繁的洗手噴酒精,手都脫皮了,還是忍不住一直清洗,戴口罩帶到耳朵痛也不敢脫下來。近期更是整天心神不寧、無法專注、晚上都緊張睡不好,睡醒都全身痠痛、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44歲的詹先生,近期視力突然變差,幾乎僅能用左眼視物,檢查後更發現近視突然暴增至700度,經醫師診斷為早發性白內障,雙眼視網膜嚴重裂孔且有退化問題。高度近視拉長眼軸 雷射修補視網膜急剎車收治案例的眼科診所院長黃宇軒醫師說明,詹先生高度近視造成眼軸拉長,使眼球壁各層組織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