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整天心神不寧、睡不好?3症狀是焦慮警訊

整天心神不寧 睡不好?3症狀是焦慮警訊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醫生,我覺得我得了疫情焦慮症!」55歲陳太太一踏進診間就自述每天的心情隨著確診人數起伏,出門在外隨時害怕別人不戴口罩或咳嗽;頻繁的洗手噴酒精,手都脫皮了,還是忍不住一直清洗,戴口罩帶到耳朵痛也不敢脫下來。

近期更是整天心神不寧、無法專注、晚上都緊張睡不好,睡醒都全身痠痛、疲累,且常發脾氣,和先生起衝突,提不起勁去處理該做事物,只想逃避,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求診;就醫診斷為適應性疾患伴隨焦慮症,目前門診治療中。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表示,因新冠疫情直接或間接壓力,導致有憂鬱焦慮症狀、關係問題、經濟困擾的個案,在疫情期間明顯增加,也有部分原本已有焦慮、憂鬱、恐慌的個案,擔心疫情期間出入醫療院所感染,而未按時回診,自行減藥或停藥,導致症狀加重。

新冠疫情影響層面廣泛,施佳佐說,因疫情引起的壓力來源主要有四方向:(1)健康-擔心自己或家人得病、(2)關係-在家時間變長,原本相處問題暴露,意見相左起衝突頻率增加;為保持社交距離,外出遊玩受限,調劑及緩衝紓壓管道減少、(3)經濟-各行各業影響,收入減少、(4)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不知疫情未來走向,影響未來規劃方向,無所適從。

為此,施佳佐提到,當疫情影響到出現下列三徵兆即要注意,適時紓壓緩解,避免病情惡化,可考慮就醫:

1、超過一般預期反應的焦慮、憂鬱及身心不適感:如焦慮、憂慮、情緒起伏大、恐慌、易怒、強迫意念行為、坐立不安、無法靜止感覺浮躁或不耐煩、疲累、無法專注、肌肉緊張、睡眠障礙等。

2、嚴重悲觀負面想法,甚至出現自傷自殺想法及行為。

3、造成自身顯著痛苦或人際衝突、工作能力下降等。

危機可能也是轉機,施佳佐提醒,在疫情期間,有病症仍需看醫生,慢性病者不可擅自停藥,以免病情惡化;學習在家紓壓新方式;正向思考,改變看事情視角;看見自己擁有,珍惜已有,學著感恩;慎選網路資訊,多接觸正能量文章或網路視頻,對於疫情相關內容每看30分鐘就放空一下,以免大量資訊引起焦慮;盤整自己生命中重要大小事的序位,更加了解自己的內外資源及選擇,經由適當的治療及心態上的調整,才不會對生活失去方向。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新冠疫情趨緩...心血管疾病患者別大意 不規律服藥是大忌!

輕忽經血過多 櫃姐血崩昏倒險喪命!

眼睛挨15針無效? 「它」成糖友黃斑水腫治療新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2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曾柏亨/台北報導】壯陽偏方生吞雞蛋可別信以為真,當心無效收場還可能感染沙門桿菌得不償失。剛過22歲的業務員小張,日前打算帶熱戀中的女友到渡假飯店享受2人世界,但因為早年自慰成癮,有早洩問題,擔心初夜讓女方看笑話,於是上網查到生雞蛋加機能飲料的壯陽偏方,不料出發前1天服用後上吐下瀉送急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新北報導】乾癬相較於蕁痲疹、溼疹和異位性皮膚炎,是最常見也是最難纏的慢性皮膚病,由於病情反覆,許多病人在症狀稍有改善時就會自行停藥,這使得乾癬治癒的機率因而降低。   乾癬又稱為「牛皮癬」或「銀屑病」,在台灣乾癬的盛行率約0.2%至0.3%,患者在頭皮、臉部、身體和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今(108)年8月連兩起照顧悲劇,引發各界思考長照政策不足之處。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王明鉅日前在直播指出,除了民眾「給別人照顧很不孝」觀念要改,長照資源、照護人數不足仍是問題,而原因就是財源。王明鉅建議,長照制度應從「稅收制」轉為「保險制」,「每個月只要付幾百塊錢,就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綜合報導】喜歡日本動畫的人應該都很熟悉她的聲音,曾為《蠟筆小新》、《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櫻桃小丸子》、《進擊的巨人》配音的蔣篤慧於16日死於子宮頸癌,年僅49歲。   蔣篤慧配過《蠟筆小新》的主角野原新之助,以及《火影忍者》的漩渦鳴人,為國內知名配音專業人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