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解讀“運動金字塔”

解讀“運動金字塔”

就成年人面言,規律、適量的運動是控制體重和改善健康的重要途徑,也應納入健康生活方式部分內容。運動金字塔可以給我們一個更科學、更具體的運動指導。

運動金字塔分為四層。

第一層,也就是金字塔的塔基,主要是指日常的身體活動,包括每天的上下班的走路,登樓梯,及日常的家務活動。基本原則是,除正常的休息,建議多活動,減少靜坐、靜臥的時間。也就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要求的每天6000 步的活動量。

第二層,是有氧低強度的運動形式,通常每週3~5 次,每次20~60 分鐘的有氧運動,以有益於心血管系統的健康和提高人體心肺功能,改善有氧工作能力。運動的形式多樣,包括散步、慢跑、快走、騎車、游泳、有氧健身操、各種球類運動等;運動強度依據個體的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循序漸進、並持之一恆的規律的鍛煉。

第三層,每週2~3 次的力量及柔韌靈活性鍛煉形式。適宜負荷的力量鍛煉有助於改善肌肉質量和力量,也有助於骨骼的健康;而柔韌靈活性鍛煉可以減低肌肉緊張,增加肌肉放鬆和協調能力,改善和維持身體的警覺性,預防傷害,提高生活質量等。力量練習可以採用依靠自身體重的俯臥撑、仰臥起坐及引體向上等,也可以採用一定重量的啞鈴或槓鈴練習。柔韌性鍛煉以10 分鐘的伸展運動,包括下蹲、轉體、甩手等或靜態的拉伸練習。靜態伸展原則是盡量伸展,稍有不適但不疼痛,每動作伸展20-30 秒左右,反复2-3 次,以緩慢可控制的速度練習。

第四層,也是佔比例最小的一層,主要是靜坐休息,看書和電視的時間。在每日的生活中應減少該部分所佔的比例。

運動需要指導,對於不同年齡、性別及身體狀況的人,在選擇運動的形式及強度要有所不同。結合上述的運動金字塔指南,保持塔基的基本身體活動,重視第二、三層佔的比例,減少塔頂層佔用的時間,讓運動健身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再結合膳食寶塔的飲食原則,即科學運動與合理營養的結合,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史仍飛)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快篩試劑研發,台灣團隊再創佳績!日前中研院發布已成功研發新冠快篩試劑,期望能夠盡快量產提供國內外使用,今(7)日長庚體系、國防醫學院、英國牛津大學團隊也發布,開發出新冠肺炎人體單珠抗體,最快半年能量產快篩。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教授施信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英國小說《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自述罹患新冠肺炎,2周出現相關所有症狀,聲稱遵照名醫指示在家隔離,就能完全康復。但JK羅琳未曾接受正規檢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駁斥JK羅琳,如果正規科學醫療能治癒80%患者,但非科學正規方式只能有1%特例,為什麼要採信1%的可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帶寶寶外出怎樣坐最安全?答案是正確使用汽車安全座椅!行車時使用安全座椅可降低兒童頸部73%衝擊力、減少71%死亡率,後向乘坐的安全性提高75%。只要記得「後、安、固、指」4口訣,就能維護寶寶的安全!   根據靖娟基金會2019年汽車安全座椅使用調查回收的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據統計,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全世界近半人口處於封城狀態,行動自由受限,相較之下,我國防疫成效良好,不過,清明假期許多景點湧現人潮,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警告,台灣如不想封城,民眾務必配合,採取極大化社交距離,全國總動員提前部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