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解讀“運動金字塔”

解讀“運動金字塔”

就成年人面言,規律、適量的運動是控制體重和改善健康的重要途徑,也應納入健康生活方式部分內容。運動金字塔可以給我們一個更科學、更具體的運動指導。

運動金字塔分為四層。

第一層,也就是金字塔的塔基,主要是指日常的身體活動,包括每天的上下班的走路,登樓梯,及日常的家務活動。基本原則是,除正常的休息,建議多活動,減少靜坐、靜臥的時間。也就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要求的每天6000 步的活動量。

第二層,是有氧低強度的運動形式,通常每週3~5 次,每次20~60 分鐘的有氧運動,以有益於心血管系統的健康和提高人體心肺功能,改善有氧工作能力。運動的形式多樣,包括散步、慢跑、快走、騎車、游泳、有氧健身操、各種球類運動等;運動強度依據個體的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循序漸進、並持之一恆的規律的鍛煉。

第三層,每週2~3 次的力量及柔韌靈活性鍛煉形式。適宜負荷的力量鍛煉有助於改善肌肉質量和力量,也有助於骨骼的健康;而柔韌靈活性鍛煉可以減低肌肉緊張,增加肌肉放鬆和協調能力,改善和維持身體的警覺性,預防傷害,提高生活質量等。力量練習可以採用依靠自身體重的俯臥撑、仰臥起坐及引體向上等,也可以採用一定重量的啞鈴或槓鈴練習。柔韌性鍛煉以10 分鐘的伸展運動,包括下蹲、轉體、甩手等或靜態的拉伸練習。靜態伸展原則是盡量伸展,稍有不適但不疼痛,每動作伸展20-30 秒左右,反复2-3 次,以緩慢可控制的速度練習。

第四層,也是佔比例最小的一層,主要是靜坐休息,看書和電視的時間。在每日的生活中應減少該部分所佔的比例。

運動需要指導,對於不同年齡、性別及身體狀況的人,在選擇運動的形式及強度要有所不同。結合上述的運動金字塔指南,保持塔基的基本身體活動,重視第二、三層佔的比例,減少塔頂層佔用的時間,讓運動健身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再結合膳食寶塔的飲食原則,即科學運動與合理營養的結合,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史仍飛)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每人每天都在走路,不少人經常上下樓梯,還有人喜歡爬山,隨著膝關節使用越頻繁,退化速度也越快。醫師強調,下樓梯、下坡時,膝關節承受壓力較大,最容易發生磨損,建議可以採用Z字型走法,就能夠減輕膝關節負擔。下樓梯動作困難 容易傷膝蓋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復健科主任吳政哲表示,下樓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近日發生一起女高中生疑似受不了同儕言語霸凌,而走上自殺的憾事!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回家不敢告訴父母,確實可能會出問題。醫師建議,家長可多跟孩子練習承接情緒方法,討論處理問題方向,別讓孩子陷入孤立無援的情境。對大人來說的小事 可能是孩子世界的大事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蕭亦伶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1歲黃先生,高中時罹患中耳炎,曾多次手術及服藥治療,聽力未受影響;不料,5年前,病情急轉直下,中耳反覆發炎,造成雙耳聽力幾乎完全喪失,並伴隨嚴重暈眩,連出門都需要家人攙扶。黃先生經由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團隊精心策劃進行兩階段手術,術後傷口恢復順利,並在聽語團隊協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六十歲的台商每隔一兩個月返台一次,原本與妻子感情不錯,但最近半年來,在床上辦事時,欲振乏力、力不從心,另一半懷疑他在內地包養小三,被搾乾了,回台灣之後,才會半軟不硬,交不了功課。 該名台商自認老實,並未在外亂來,應該只是單純年紀大了,用進廢退、不用則退;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