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解黑便又貧血 恐因小腸潰瘍出血惹禍

解黑便又貧血 恐因小腸潰瘍出血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1位年近70歲的女士有長期貧血病史,最近排出大量黑便、暈倒,檢查結果發現血紅素過低,醫師懷疑是消化道出血導致貧血,最後進行單氣囊輔助小腸鏡檢查,終於診斷出小腸末端迴盲瓣處有潰瘍出血,為良性病灶。服用潰瘍藥物後,患者不再解黑便,血色素也逐漸回升到正常範圍。

傳統小腸鏡檢查面 僅能看到部份小腸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內科醫師吳政輝解釋,成人小腸長6至7公尺,長約1至1.8公尺的胃鏡或大腸鏡只檢查得到部分小腸,無法到達小腸深部。傳統檢查小腸的方式為推進式小腸鏡,最深僅到空腸近端,而電腦斷層、掃描影像只看得到較大病灶,或檢查當下小腸大量出血時才能顯影。

小腸疾病診斷及治療都困難,小腸膠囊內視鏡及氣囊輔助小腸鏡提升小腸影像檢查的應用。小腸膠囊內視鏡為內含攝影機的膠囊,患者吞服後,鏡頭會在胃腸道不斷拍攝,再透過影像檢查病變,雖然無痛、非侵入性、能完成全小腸觀察,卻無法反覆觀察病灶、無法切片取樣或即時治療。

氣囊輔助小腸鏡 檢查同時兼治療

相較膠囊內視鏡只能診斷,氣囊輔助小腸鏡檢查時如果發現病灶,可以反覆觀察、止血、切片取樣,或直接切除腫瘤與息肉。如需手術也可標記病灶,方便外科開刀醫師找尋。雖然小腸出血也只佔消化道出血原因5%左右,但當發生胃鏡與大腸鏡都無法確診的消化道病灶時,還是必須安排患者接受小腸鏡檢查。

吳政輝醫師提醒,小腸疾病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或顏色改變、脂肪瀉、不明腹痛、吸收不良體重下降等,很容易與其他腸胃道疾病混淆。當胃鏡、大腸鏡、電腦斷層、核醫等檢查都無法確診時,兼具診斷及治療的氣囊輔助小腸鏡可說是診治小腸問題的利器,希望能造福小腸疾病患者,擺脫確診耗時的困境。(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8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很多人看了醫生,拿了藥,不敢吃,生恐吃了就會上癮,會有副作用。說也奇怪,大多數人卻敢到藥局買幾顆安眠藥來吃。 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事。也許有不少人會覺得:藥局拿的藥比較溫和,不像醫生開的藥都很「利」,會傷身體吧?當然有些人嫌麻煩,貪圖方便,有些人害怕上醫院... 其實,不只安眠藥──各種藥物都一樣,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52歲的陳先生,因與太太的房事總力不從心,以致太太抱怨連連,最近又出現夜間頻尿、小便無力等攝護腺肥大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太太要求分房,讓他困擾不已。馬偕醫院泌尿科醫師蔡維恭表示,50歲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礙機率的患者將近5成,也有近4成可能會有攝護腺肥大(BPH)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每回拍攝跳樓戲時都拍到虛脫,感覺之前因為心肌梗塞裝的心臟支架都要跳出來。」演員林慶台最近在電影記者會中談到自身支架經驗,雖然說法聽來誇張,但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不少患者因為聽「人家」說,或是從網路上得到過時、不完整的資訊,對心血管支架一知半解,甚至導致錯誤迷思,還以為哪天不...

閱讀詳情 »

依照社會、心理與生理三要素模式理論,任何一個疾病若非在病因上受到這三種要素的影響;就是在病程當中受到這三種要素的干擾,即便我們能找到一個純粹由生理要素引起的疾病,他算不算疾病,還得要參考社會因素跟心理因素。產後憂鬱症看似高度與生理的病變相關,但是我們能夠就此說:這樣的相關性足以否定心理與環境要素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