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試管嬰兒易有缺陷? 醫駁斥:全是錯誤觀念

試管嬰兒易有缺陷? 醫駁斥:全是錯誤觀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難孕夫妻因對於試管嬰兒的各種疑慮,像是容易不健康、不聰明、有缺陷等,仍不願意接受試管嬰兒的療程,導致求子一路難上加難。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王瑞生醫師分享,目前已有許多文獻證據駁斥網路及民間的傳統錯誤觀念,尤其隨著7月起試管嬰兒擴大補助上路,目前已超過2萬對難孕夫妻診斷不孕、申請補助,等待進入療程。

39歲女子宮頸閉鎖不全導致不孕 經試管療程順利懷孕

一名39歲女性,35歲後發現自己難孕後,就赴醫院檢查,但未檢查出子宮、卵巢有任何問題,加上對於試管嬰兒的各種疑慮,因此寧可持續嘗試自然受孕,直到得知補助消息後赴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審密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子宮頸閉鎖不全導致。王瑞生醫師指出,這名女性還因AMH值過低,造成卵巢功能低於平均,因此建議需把握時間進入試管療程,目前克服子宮頸問題,順利接受補助懷上試管寶寶。

年齡是女性生育能力關鍵 35歲前試管提升活產率

根據美國輔助生殖技術學會(SART)統計,相較延遲1至2年施術者,35歲前進入試管療程可提升近15%活產率,也因此「年齡」正是女性生育能力、胎兒健康及活產的重要關鍵因素。王瑞生醫師解釋,國外大規模研究統計,試管嬰兒在身高及體重皆與自然受孕孩童沒有顯著差異,因此不需擔心試管嬰兒日後的成長發育,反倒是高齡受孕更可能容易導致寶寶發育出現問題。

試管嬰兒擴大補助 助不孕夫妻減輕五成負擔

此外,試管嬰兒在智力與學習力上,目前並無研究顯示試管嬰兒學習表現與自然受孕兒童不同,也無任何證明畸形比例較自然受孕高,相較在精準生殖醫學的協助下,能幫助難孕夫妻篩選出品質較佳、著床率較高的胚胎,克服常見難孕、易流產等問題,幫助生下健康寶寶。王瑞生醫師呼籲,如今有補助後能減輕五成以上經濟負擔,儘管療程不輕鬆,但近年試管療程進步快速,所需打的針劑數量已較過去少,因此不孕夫妻更應積極把握生育年齡的黃金時機,才能提升好孕報到機會。

【延伸閱讀】

人工生殖「助攻」 不孕補助上路好孕成家

試管難避免早產? 「胎嬰健康風險檢核表」四階段自我評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隨者年齡增長,心血管疾病的隱憂漸增,不過,許多民眾多將心血管疾病狀況,限縮在男性身上。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女性也須留心,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除了心臟疾病,其相關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相關疾病,每年使逾 2 萬 4 千名女性致死,不可輕忽。更年期後荷爾蒙降 ...

閱讀詳情 »

有「無聲殺手」、「癌中之王」惡名的胰臟癌,由於發現不易、當出現背痛或上腹疼痛的症狀時,都是局部晚期,甚至已經發生遠處轉移。根據2015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的胰臟癌發生率,每10萬人口約有7人,男性多於女性。醫師表示,其實,要胰臟癌有5大徵兆包括: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腹部疼痛、大便外觀油油、眼白和皮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4歲王姓男患者,因為大便出血,本來以為痔瘡,只要擦藥就好,但沒想到十多天仍無法改善大便有血的情況,在親友的勸說下,到童綜合醫院進行舒眠無痛的大腸內視鏡檢查。經大腸直腸外科張乃元醫師檢查後,竟發現直腸內長出一顆腫瘤。連日來大便出血 結果是神經內分泌細胞瘤張乃元表示,切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MMR疫苗不會增加自閉症風險!一項丹麥涉及65萬人的研究再度證實,預防腮腺炎,麻疹和德國麻疹的MMR疫苗,不會增加罹患自閉症風險,也不會加劇自閉症高風險兒童的罹病機率,也與施打疫苗後出現自閉症案例無關。MMR與自閉症有關 源自假論文根據《現場科學》報導,MMR疫苗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