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試管嬰兒易有缺陷? 醫駁斥:全是錯誤觀念

試管嬰兒易有缺陷? 醫駁斥:全是錯誤觀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難孕夫妻因對於試管嬰兒的各種疑慮,像是容易不健康、不聰明、有缺陷等,仍不願意接受試管嬰兒的療程,導致求子一路難上加難。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王瑞生醫師分享,目前已有許多文獻證據駁斥網路及民間的傳統錯誤觀念,尤其隨著7月起試管嬰兒擴大補助上路,目前已超過2萬對難孕夫妻診斷不孕、申請補助,等待進入療程。

39歲女子宮頸閉鎖不全導致不孕 經試管療程順利懷孕

一名39歲女性,35歲後發現自己難孕後,就赴醫院檢查,但未檢查出子宮、卵巢有任何問題,加上對於試管嬰兒的各種疑慮,因此寧可持續嘗試自然受孕,直到得知補助消息後赴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審密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子宮頸閉鎖不全導致。王瑞生醫師指出,這名女性還因AMH值過低,造成卵巢功能低於平均,因此建議需把握時間進入試管療程,目前克服子宮頸問題,順利接受補助懷上試管寶寶。

年齡是女性生育能力關鍵 35歲前試管提升活產率

根據美國輔助生殖技術學會(SART)統計,相較延遲1至2年施術者,35歲前進入試管療程可提升近15%活產率,也因此「年齡」正是女性生育能力、胎兒健康及活產的重要關鍵因素。王瑞生醫師解釋,國外大規模研究統計,試管嬰兒在身高及體重皆與自然受孕孩童沒有顯著差異,因此不需擔心試管嬰兒日後的成長發育,反倒是高齡受孕更可能容易導致寶寶發育出現問題。

試管嬰兒擴大補助 助不孕夫妻減輕五成負擔

此外,試管嬰兒在智力與學習力上,目前並無研究顯示試管嬰兒學習表現與自然受孕兒童不同,也無任何證明畸形比例較自然受孕高,相較在精準生殖醫學的協助下,能幫助難孕夫妻篩選出品質較佳、著床率較高的胚胎,克服常見難孕、易流產等問題,幫助生下健康寶寶。王瑞生醫師呼籲,如今有補助後能減輕五成以上經濟負擔,儘管療程不輕鬆,但近年試管療程進步快速,所需打的針劑數量已較過去少,因此不孕夫妻更應積極把握生育年齡的黃金時機,才能提升好孕報到機會。

【延伸閱讀】

人工生殖「助攻」 不孕補助上路好孕成家

試管難避免早產? 「胎嬰健康風險檢核表」四階段自我評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羅文死於肝癌,享年57歲、黃沾死於肺癌,享年64歲、 趙麗蓉死於肺癌,享年72歲、羅京死於惡性淋巴瘤,享年48歲、 陳曉旭死於乳腺癌,享年42歲、梅豔芳死於子宮頸癌,享年40歲、 沈殿霞死於肝癌,享年62歲、傅彪死於肝癌,享年42歲、 文興宇死於肺癌,享年66歲、李鈺死於惡性淋巴瘤,享年32歲、 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26歲男性,因車禍送醫急救,經X光檢查後卻認為右側大腿骨及小腿骨粉碎性骨折,醫師緊急透過骨折復位鋼釘內固定手術,但術後三天,患者卻突然感到胸痛、呼吸困難甚至逐漸昏迷,進一步檢查後,發現竟為脂肪栓塞症候群,所幸及時發現,經過醫療團隊照護下,患者已逐漸康復。骨折時會釋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1名79歲阿嬤從急診就醫時就已接受插管,但左側肢體呈現無力且意識不清楚現象,經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橋腦中風;大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黃世銘指出,患者二度經過斷層掃描,檢查出壁內血腫,屬於特殊型的急性主動脈剝離,因此緊急進行手術治療。一開始原安排患者住進加護病房後施打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面對龐大的生活壓力,不少人產生焦慮、憂鬱的情緒,尤其是癌症患者或家屬,常常因疾病而陷入負面情緒。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心理師陳可家建議,面對憂鬱情緒,可利用簡單的方法,為自己打氣,包括抬頭挺胸、保持笑容和練習腹式呼吸等,可有助於改善心情,並幫助身體放鬆。癌症患者於住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