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詹長權:社區傳染和長期照護機構 是台灣接下來防疫重點

詹長權:社區傳染和長期照護機構 是台灣接下來防疫重點

詹長權呼籲WHO,將新冠肺炎宣布為全球大流行。(圖/記者湯佳玲攝)

 

優傳媒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今(9)日表示,全世界已經超過一百個國家發生新冠肺炎,他以台大公衛學院的公共衛生專業向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應將新冠肺炎發布為全球大流行的疾病。

 

除此之外,詹長權還說,可預期即將到來的社區傳染將是防疫的艱困期,長期照護機構更是台灣接下來的防疫重點。

 

台大公衛學院今天舉行新冠肺炎說明會,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以公衛方法推估新冠肺炎的健康損失,可以發現不到一個半月,新冠肺炎在全球耗損約2億美金,其失能調整生命年(DALY)也遠遠超過茲卡病毒和伊波拉病毒。

 

詹長權表示,歷史上曾經發生過西班牙大流感、A型流感等,當時WHO宣佈為大流行,現在新冠肺炎已經跨州、超過一百個國家發生,從感染率到死亡率,就是一個大流行已經在發生。他今天以台大公衛學院的專業,呼籲WHO向世界發布這是全球大流行,「不知道還在遲疑什麼!」

 

詹長權並表示,從SARS跟新冠肺炎疫情的歷史來看,台灣目前的防疫工作才在整個新興傳染病疫情發展的初期階段。

 

2003年SARS從3月13日第一個確診案例,到4月23日和平醫院感染,經過了41天,到4月27日止,有49確診案,一人死亡。

 

2020年的新冠肺炎從1月21日第一例確診到3月5日有醫院和音樂廳的感染,經過了44天,到3月8日有45確診案例,1例死亡。

 

詹長權說,從這個歷史對照研判,可預期即將到來的社區傳染才是防疫的艱困期,長期照護機構更是接下來的防疫重點。

 

台大公衛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陳雅美表示,從美國華盛頓州的長照機構中,有6位長者確診、死亡了3位,以及澳洲雪梨的長照機構有3位長者感染、2位死亡,可以從國外經驗了解,長照領域將是未來對抗新冠肺炎的重要戰役地區,如何應戰將是台灣接下來另一個考驗。

 

陳雅美建議,長照機構的防疫物資應該提高規格,達到跟醫療院所同樣等級;在空間規劃上,能保持1.8~2公尺的社交距離,並呼籲7月份的評鑑能做些彈性調整,讓長照機構先以防疫為優先。

 

詹長權補充,面對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政府應以全國總動員的方式進行,並「極大化社會距離」,以至少1公尺的間距,來規定交通工具、室內空間、戶外聚會的活動總人數。

 

此外,也要加大病人和醫院的社會距離,用通訊治療和遠距醫療來維持常態診療;另在慢性處方的部份可自動延長一次,提供快速、跨區的取藥服務。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雙十連假過後,將近,許多國高中(職)、大專院校生就得迎接第1次段考,K書準備考試,不少人可能長期處於坐姿、低頭的同一姿勢,可能引發肩頸痠痛、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適,國健署提醒,考生除了得維持規律作息及充足睡眠之外,也不妨試試以伸展運動加上...

閱讀詳情 »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30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尤其現代人飲食西化、纖維攝取不足、久坐少動更增加大腸癌的發生風險。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孫麒洹醫師表示,若自覺排便習慣改變、老是覺得排便排不乾淨,或觀察到不明原因的血便、腹絞痛、體重減輕等可能都是大腸直腸癌的警訊,應及早就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然而,孫...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悶壞了,國內近期登山、健行、露營等活動皆呈倍數成長,但郊遊踏青在野外看到不知名的植物,可別隨手採摘烹煮食用!根據食藥署統計,近3年來協助鑑驗民眾因誤食野外有毒植物而引起的中毒案例就有6例,且又以把「綠褶菇」、「姑婆芋」誤認為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