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缺藥」警訊第一槍! 1款甲狀腺亢進藥通報僅能撐到8月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燒出「藥」命的負面影響,直接衝擊中國原料藥供應,在台灣,恐怕第一個「斷料」的藥物是它!衛福部食藥署今(9)日表示,經主動要求藥廠全面盤點,目前已有1款常用治療甲狀腺亢進的藥物通報恐斷料,依該藥物在台銷量,目前預估只能撐到8、9月。另外,解熱鎮痛、抗生素等也在高關注名單上。

中國原料藥之所以供應出現斷鏈,全因疫情延燒,當地復工狀況迄今不明,加上國際間對中國的禁航令持續,來自中國端的原料藥受阻,外界預料難以避免斷料危機。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張連成表示,在台灣銷量大的藥品品項,藥廠多有一定的庫存量,食藥署在防疫的超前部署要求之下,已請各大藥廠進行全面的盤點,目前僅有該款甲狀腺亢進治療藥物來通報可能斷料,而Propylthiouracil(PTU)是治療甲狀腺常用的處方,不過,仍有眾多替代藥品可用,也會協助業者找第二來源,並給予加速審查。

名列食藥署高關注名單上還有其他藥品,張連成說,包括解熱鎮痛、抗生素等在國內用量比較大的藥品,預期也恐有同樣問題,不過,相關藥品的許可證數量多,所以一個沒有還有一個能補。至於外傳的三高慢性病用藥則反而沒有藥廠通報警訊。

張連成強調,食藥署除了主動盤點,並關注國人用量大的藥品、治療肺炎的藥品之外,也正密切監控國際訊息,以利及早比對國內品項及早掌握;在穩定供貨方面,若是同時供應醫院及藥局的藥品品項,食藥署也要求藥廠必須按比例兩邊供貨,不讓民眾無藥可用。

食藥署先前評估,考量原料藥價格及運輸成本,國內約有3成學名藥的原料藥來自中國,是可能受波及者,一旦有藥廠通報缺藥,食藥署會一一確認品項、臨床用量、替代品項等,協調替代品項供貨;如果國內沒有替代品項,會視情形啟動專案輸入計畫。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市全台首創「博奕門診」3月開診 賭博成癮4危險徵兆你中了嗎?

入台禁令已逾月 滯留中港澳病人「斷藥」親友備3文件可代領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的風險國家名單又有變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宣布,由於泰國、不丹及澳洲,近期疫情出現升溫,即日起自低風險調整為中低風險國家。 指揮中心公布的各國感染風險級別最新名單如下: 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紐西蘭、澳門、帛琉、斐濟、汶萊、寮國、諾魯、東帝汶、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鄒雨彤/台北報導 國人近視的比例逐年攀升且居全球之冠,其中超過五百度的高度近視更高達三成五。很多年輕的高度近視患者通常沒有意識到這些疾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延誤診療黃金期,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士林大學眼科院長黃宇軒表示,嚴重的白內障、高度近視脆弱的眼球結構、以及青光眼的問題都會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 四寶媽王太太無糖不歡,每天都要喝上數杯手搖飲料才能解饞,甚至以手搖飲料取代開水。兩年前她連續數天便秘,肚子也因為產生腹水,大腹便便如懷胎八個月,連續轉診幾家大型醫院,最後確診是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我還想要當阿嬤!」面對噩耗王太太選擇正面迎擊,開始接受化療合併健保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個案單日再多6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是自菲律賓及印尼入境的移工各3人。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皆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且多數迄今無症狀,其中1名印尼女移工先前甚至在台灣已二度採檢為陰性,但雇主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