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你是高度近視的患者嗎?小心!白內障的高危險群就是你

你是高度近視的患者嗎?小心!白內障的高危險群就是你
匯流新聞網記者鄒雨彤/台北報導

國人近視的比例逐年攀升且居全球之冠,其中超過五百度的高度近視更高達三成五。很多年輕的高度近視患者通常沒有意識到這些疾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延誤診療黃金期,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士林大學眼科院長黃宇軒表示,嚴重的白內障、高度近視脆弱的眼球結構、以及青光眼的問題都會讓白內障手術的困難度及風險大幅提高。

黃宇軒指出,使用飛秒白內障雷射來置換人工水晶體,除了降低超音波乳化白內障所需要的能量,減少手術過程對眼睛的傷害,有效縮短術後恢復期,還能取代傳統手術刀切割出極小的切口,以及精準的囊袋開口,讓人工水晶體位置更穩定而提升術後視力品質。

演員王家梁表示,大學時他曾因視網膜剝離接受過治療,原本術後視力恢復良好,但近期晚上開車會出現疊影且有畏光等症狀,前往眼科就診發現視力暴增至2000度以上,不但已經發生嚴重的早發性白內障,視神經也受損產生青光眼的問題。

黃宇軒提醒,白內障初期可能有視力模糊、色調改變、疊影、畏光等症狀,而高度近視的患者平日生活除了注意眼睛保健外,也要養成每半年定期至眼科回診追蹤的習慣,讓專業可信賴的醫療團隊及早治療,才能擁有高品質的術後生活。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快注意!新冠肺炎風險國家名單變動  泰國、不丹、澳洲即起風險升級

案771接觸者剩3人在檢驗  足跡選擇性公布理由曝光!「怕獵巫」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最新確診數字攀升至267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15例COVID-19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分別為6女、9男,年齡10多歲至60多歲,個案發病前,以美國及英國為主要活動國家,出國目的則多為工作或就學。值得注意...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戰線已經從境外拉到社區,居家檢疫成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口中,在邊境採檢之外,接下來最重要的第二條防線,日前隨機押陣第二批武漢台商返台而必須接受居家檢疫的防疫醫師以及護理師,在檢疫期滿後,今(27)日雙雙現身說法,...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影響,國際間原料藥「斷料」的陰影一直無法擺脫,為了避免有人趁機囤貨,食藥署今(27)日宣布實施管制措施,要求全台醫療機構或藥局採購藥品時,不能超買,只能採前一年的月平均實際用量來採購,如果叫貨超過上限,經調查認定有囤貨事實,將依...

閱讀詳情 »

▲(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老菸槍,先受害的可能是不抽菸的人!一名50歲的家庭主婦就被迫每天吸二手菸,因為老公、兒子全都是老菸槍,躲也躲不掉,日前持續出現咳嗽症狀長達2周之久,覺得不對勁就醫,經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左下肺葉有一處約0.8公分的毛玻璃結節,切片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