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誤食害中毒3年已6起! 綠褶菇、姑婆芋兩大殺手原來這樣辨認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悶壞了,國內近期登山、健行、露營等活動皆呈倍數成長,但郊遊踏青在野外看到不知名的植物,可別隨手採摘烹煮食用!根據食藥署統計,近3年來協助鑑驗民眾因誤食野外有毒植物而引起的中毒案例就有6例,且又以把「綠褶菇」、「姑婆芋」誤認為可吃的「白色雨傘菇」及「芋頭」等,最為常見。

食藥署統計,近3年協助鑑驗民眾因誤食野外有毒植物而引起中毒的案例共6例,分別為2018年2例、2019年1例、2020年3例,皆因有毒植物與一般可食性植物的外觀極為相似,導致民眾誤食。

哪些有毒植物最容易害民眾上當?食藥署指出,以有毒的「綠褶菇」及「姑婆芋」最為常見。其中「綠褶菇」屬中至大型菇菌,為一種有毒不可食用的菇類,外表顏色淺不鮮豔,與可食用的白色雨傘菇及雞肉絲菇相似,常被混淆。不同點在於綠褶菇菌褶初期為白色,成熟後逐漸轉為灰綠色,誤食後1到3小時會有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

「姑婆芋」則與芋頭相似,芋頭葉面具有絨毛,葉柄與葉面相接處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遠,姑婆芋則表面光滑,水珠無法凝結,葉柄與葉面相接處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近,兩者在野外不容易辨識。

食藥署提醒,姑婆芋植株全株有毒,含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鹼會使誤食民眾出現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部分患者則伴隨著流口水、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及腹痛等。若民眾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誤食害中毒3年已6起! 綠褶菇 姑婆芋兩大殺手原來這樣辨認 誤食害中毒3年已6起! 綠褶菇 姑婆芋兩大殺手原來這樣辨認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北登革熱不只三峽有群聚 又竄新疫區!蘆洲7旬婦也發病

排便聖品怕肝腎毒性 食藥署下禁令了!只准2品種蘆薈可合法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近期台灣疫情持續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7)日公布的本土確診案例高達333名。桃園市長鄭文燦稍早在防疫專案會議時表示,衛生局原有11個專責醫院採檢站,目前正在設置另外3家社區型採檢站,為防疫做準備。除此之外,桃園市政府也將在中午決定是否停課。近期疫情持續暴增,為防止疫情日益嚴峻,雙北已於昨(...

閱讀詳情 »

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延燒,高雄鳳山區仁惠婦幼醫院一名行政人員昨日晚間確診,高雄市長陳其邁立即下令院內清零,55名員工及39名住院病人採檢並隔離。陳其邁今日上午說明前述94人採檢結果,1名護理師檢驗陽性,該護理師家人等接觸者已進行居家隔離。高雄市衛生局表示,接獲一例陽性個案為60多歲本國籍男性...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升溫,4日內新增748例,雙北更是淪為重災區,總統蔡英文和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8)日視察疫情指揮中心。除了解國產疫苗的進度外,蔡英文也喊話,國人務必做好防疫措施,地方跟中央也同心協力,讓台灣團結度過這次疫情的挑戰。國內本土疫情嚴峻,昨日又再新增333例確診,雙北單日確診也都突破百人,讓民眾相...

閱讀詳情 »

台灣疫情急速上升,昨天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供333例本土確診。僅僅三天台灣本土染疫人數已達719例。短短1週台灣確診人數就上升了40%,對此美國彭博社分析,主因可能是機組人員沒有落實隔離14天的防疫準則,僅隔離5天採檢陰性就進入社區,忽略了病毒有潛伏期和偽陰性的可能,造成防疫破口,同時,部分退休老人沒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