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誤食害中毒3年已6起! 綠褶菇、姑婆芋兩大殺手原來這樣辨認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悶壞了,國內近期登山、健行、露營等活動皆呈倍數成長,但郊遊踏青在野外看到不知名的植物,可別隨手採摘烹煮食用!根據食藥署統計,近3年來協助鑑驗民眾因誤食野外有毒植物而引起的中毒案例就有6例,且又以把「綠褶菇」、「姑婆芋」誤認為可吃的「白色雨傘菇」及「芋頭」等,最為常見。

食藥署統計,近3年協助鑑驗民眾因誤食野外有毒植物而引起中毒的案例共6例,分別為2018年2例、2019年1例、2020年3例,皆因有毒植物與一般可食性植物的外觀極為相似,導致民眾誤食。

哪些有毒植物最容易害民眾上當?食藥署指出,以有毒的「綠褶菇」及「姑婆芋」最為常見。其中「綠褶菇」屬中至大型菇菌,為一種有毒不可食用的菇類,外表顏色淺不鮮豔,與可食用的白色雨傘菇及雞肉絲菇相似,常被混淆。不同點在於綠褶菇菌褶初期為白色,成熟後逐漸轉為灰綠色,誤食後1到3小時會有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

「姑婆芋」則與芋頭相似,芋頭葉面具有絨毛,葉柄與葉面相接處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遠,姑婆芋則表面光滑,水珠無法凝結,葉柄與葉面相接處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近,兩者在野外不容易辨識。

食藥署提醒,姑婆芋植株全株有毒,含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鹼會使誤食民眾出現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部分患者則伴隨著流口水、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及腹痛等。若民眾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誤食害中毒3年已6起! 綠褶菇 姑婆芋兩大殺手原來這樣辨認 誤食害中毒3年已6起! 綠褶菇 姑婆芋兩大殺手原來這樣辨認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北登革熱不只三峽有群聚 又竄新疫區!蘆洲7旬婦也發病

排便聖品怕肝腎毒性 食藥署下禁令了!只准2品種蘆薈可合法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劉宇軒 范綱儀 李文成/台北報導 前副總統陳建仁傳出已經申請加入民進黨,由於正值年底縣市長選戰布局的敏感時刻,此舉被外界視為是綠營出戰台北市的「最強活棋」,一向被認為是綠營台北市長人選大熱門的衛福部長陳時中今(22)日表示,以現在陳建仁的高度,...

閱讀詳情 »

https://grinews.com/news/wp-content/uploads/2022/02/喝咖啡對大腦記憶力的好處.wav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咖啡是目前全球消費量最多的飲料之一,人手一杯咖啡儼然已成為生活常態。除了提升精神,喝咖啡對大腦還有哪些好處呢? 營養精神病學家、哈...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諮詢專家/陳文君營養師國人普遍都有「鈣」攝取不足的情形,大家一定都知道鈣可以幫助骨骼及牙齒的生長,長期不足的情形下還有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但是真的只要補充鈣就可以骨骼好健康嗎?其實不然,還有許多營養素,像是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蛋白質及大豆異黃酮等都...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新增5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全數都是居隔期間「陰轉陽」個案,其中4例為宗教協會「吃飯唱歌團」確診者的家人,而一場春酒活動衍生確診個案迄今已經累計有42人;另一例則為高雄鳳山群聚衍生出來的台南家庭群聚,因鋼鐵公司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