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認識臍帶繞頸|媽媽族 孕期篇5

認識臍帶繞頸|媽媽族 孕期篇5

準媽媽懷胎十月的過程中,隨著寶寶成長,慢慢感覺到寶寶的胎動,卻無法實際看到寶寶的狀況,也讓孕媽媽們心中總有千百個問號。長榮宥宥婦產科施俊宇醫師笑稱,孕婦的問題百百種,「臍帶繞頸」也是經常反覆聽到媽媽提問的問題之一,也反應出媽媽內心最大的擔憂!

 

認識臍帶繞頸|媽媽族 孕期篇5

 

「臍帶繞頸」堪稱是網路上最常討論,也是所有準媽媽最擔心的意外狀況之一!準媽媽們雖然每天與胎兒相處,但隔層肚皮卻什麼也看不到,也無法確知寶寶在肚子裡會不會有什麼意外狀況?

 

臍帶連接了胎盤與寶寶的肚臍,正常來說臍帶會供應血流與氧氣,讓胎兒能持續成長;而所謂的臍帶繞頸其實泛指了臍帶打結、或臍帶纏繞胎兒身體各部位的狀況。施俊宇醫師表示,根據過去的不同研究的文獻統計,臍帶繞頸的發生率落在6~37%,以實際臨床接生的經驗來說,大約每接生3至5個寶寶,就會發現一個有臍帶繞頸的狀況。然而,施醫師提醒,即便臍帶繞頸的發生率如此之高,實際上寶寶因臍帶繞頸發生意外的機率卻是少之又少,準媽媽們實在無須過度擔憂!

 

施俊宇醫師說明,胎兒本來就會在羊水中動來動去,因此出現臍帶繞頸是很自然也很常見的狀況,也可能上一分鐘出現臍帶繞頸,下一分鐘卻又解開的現象。但由於臍帶本身結構是極為柔韌光滑又充滿彈性,即便出現臍帶打結、繞頸的現象,血液也不易因此而受到影響。施醫師進一步說明,即便胎兒真的因臍帶纏繞而使血流受阻,對寶寶的影響也會是漸進式的出現,寶寶會因為氧氣供應減少而減少胎動的次數;因此,若是沒有及時發現胎動減少,並儘速改善或即時處理,才是意外發生的關鍵喔!

 

施俊宇醫師提醒,懷孕過程中留意胎動的次數是非常重要的,遠比擔心臍帶繞頸還要關鍵!若出現胎動異常時,一定要提高警覺、積極就診,才能有效降低意外發生的可能性喔!

 

臍帶繞頸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婦產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長榮宥宥婦產科 施俊宇醫師

 

延伸閱讀:

【先兆性流產的常見原因】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448

【孕期常見症狀】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438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認識臍帶繞頸|媽媽族 孕期篇5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最近大家都知道要強化免疫力才能抵抗病毒威脅,尤其吃得營養均衡,是提高自身免疫力、抵禦細菌的好方法,除了好的飲食習慣,不少人偏好補充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雖然沒有治療疾病的功效,但適時適量補充營養素也是保養之道。 健身專家提醒,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最大的差別,在於健康食品...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累計135人確診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單日再新增27例確診個案,分別是24例境外、3例本土,較引注目的是,其中先前「團爆」的土耳其團一整團已有14人確診了;3例本土個案,第124例為30多歲男性,近期無出國...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救治多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宣布,國內的新冠肺炎病例出現第2死,為第27例的新北80多歲老翁,儘管第一線醫療團隊前後嚐試過抗愛滋病毒藥物、奎寧類藥物,但因為老翁本身有多重慢性疾病、洗腎,最後仍併發敗血症休克不治。 第...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旅遊、留學生急返台避疫,造成國內確診個案本周就急爆79例,機場國門成為最重要的第一道防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宣布,21日起提供國內5處機場免稅商店代為代售徵用口罩給入境旅客,旅客只要持登機證及護照或是購買機票的旅行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