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語言治療助擺脫鼻胃管 高中生找回進食樂趣

語言治療助擺脫鼻胃管 高中生找回進食樂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17歲蔡同學因腦部動靜脈畸形破裂,造成左腦出血性腦中風,導致右側偏癱,出現吞嚥困難及言語失用症等症狀。初期需透過鼻胃管補充養分,經語言治療約一個月,以及家屬和看護積極配合,日前出院時順利拔除鼻胃管,享用最愛的麥當勞。當他對醫療團隊說出謝謝兩字,身旁媽媽感動表示「努力沒有白費」。語言治療師張皖茹指出,中風患者因吞嚥困難而置放鼻胃管,是為了順利餵食藥物、避免營養不良和脫水,只要吞嚥功能恢復就能移除。

語言治療師助復健 舌頭運動增舌部靈活度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徐瑋璟說明,蔡同學日前因腦部動靜脈畸形(先天性腦血管異常病變)破裂,導致出血性腦中風緊急赴醫治療,雖其語言理解能力正常,卻無法正確表達意思,加上吃東西、喝水時會嗆咳,必須倚賴鼻胃管餵食,評估後轉介語言治療師進行復健訓練。

張皖茹語言治療師指出,蔡同學因舌頭靈敏度、活動度及喉頭上抬能力降低,引發吞嚥困難,透過深層咽肌神經刺激療法、舌頭把持運動和用力吞嚥法治療,並搭配吹氣暨強吸運動、構音器官運動練習和嗓音治療後,約半個月即能順利發聲。

她補充,深層咽肌神經刺激療法是使用含冰凍檸檬汁的棉棒,刺激患者的兩側前咽門弓與舌頭特定的部位,來增加吞嚥反射敏銳度、促進舌頭感覺和側移能力;舌頭把持運動則會訓練舌根底部用力收縮;因患者舌根底部後送不足,故透過用力吞嚥法可加強舌後根力量,改善舌根部活動度。

勿擅自餵食泥狀食物 整合照護找回進食能力

張皖茹語言治療師指出,許多家屬眼見吞嚥困難的家人插著鼻胃管,擔心經管進食會營養不良,或覺得吃一點點無妨,忍不住偷餵幾口碎狀或泥狀食物,但此舉易使食物殘渣遺留在口腔中,若一不小心掉入呼吸道,恐造成吸入性肺炎,使症狀更加惡化。

張皖茹語言治療師提醒,吞嚥治療的過程除了患者具備強烈動機外,更需要家屬及看護配合照料,透過成功的整合照護,患者才有機會盡早恢復正常飲食,享受咀嚼與品嚐食物的能力。

【延伸閱讀】用噴的「粉厲害」! 護理傷口新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門診很常見中老年人將肩膀痛當作是五十肩,其實肩膀痛原因很多,肌腱炎、滑液囊炎、退化性關節炎、頸椎疾患都可能造成疼痛。而五十肩亦稱冰凍肩,正式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主要症狀是肩膀疼痛和關節活動角度受限。嚴重者會造成日常生活上干擾,如做家事、梳頭髮,尤其女性還會有手伸到背後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外地當兵的陳先生(化名),休假返家後發燒、全身痠痛,經醫師診視,發現患者前胸有一個無痛性焦痂,抽血檢查肝功能異常,經通報疾管署,確診為恙蟲病。索性抗生素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感染科邊建榮醫師提醒,恙蟲病易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沒有適當治療,死亡率可高達...

閱讀詳情 »

孕媽媽們要注意,如果不想要生出自閉症寶寶,別碰加工過的食品,現在有研究顯示,懷孕期間應避免食用加工食品,研究刊登在《科學報告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中央佛羅里達大學(UCF)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用來延長加工食品保存期限的丙酸(PPA)會影響胎兒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Sale...

閱讀詳情 »

40歲林小姐平時有運動健身的習慣,並不曾有胸痛的情形,1周前參加舉重健身課程,上課數10分鐘後就覺得無法支撐想休息,但礙於同儕壓力,勉強支撐,回家後開始出現右胸疼痛,就診時已持續1周,用手按壓感受到有明顯痛點,當她深吸氣或是抬高右手時都會引起疼痛,讓她擔心是否肺部出問題。醫師綜合上述病史,診斷為運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