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的肩膀”凍”住了嗎?  淺談五十肩

你的肩膀 rdquo;凍 rdquo;住了嗎 淺談五十肩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門診很常見中老年人將肩膀痛當作是五十肩,其實肩膀痛原因很多,肌腱炎、滑液囊炎、退化性關節炎、頸椎疾患都可能造成疼痛。而五十肩亦稱冰凍肩,正式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主要症狀是肩膀疼痛和關節活動角度受限。嚴重者會造成日常生活上干擾,如做家事、梳頭髮,尤其女性還會有手伸到背後扣貼身衣物的困難,夜晚也很常更加疼痛,干擾睡眠狀況。

五十肩好發中老族群 超音波找病灶

五十肩之所以稱為「五十」肩,因為好發在中老年人身上,尤其是女性和患有糖尿病的人。

可以粗略將此症分成兩大類:

1.原發性冰凍肩:不明原因肩膀沾黏,通常這類病人想不起自己有受過傷或有粗重工作,莫名就出現症狀。

2.次發性冰凍肩:可追溯出原因,如肩關節退化、旋轉肌袖發炎或斷裂、骨折、運動傷害等等。

病患常因肩膀痛而更不敢動,這反而讓肩關節裡沾黏更嚴重,造成惡性循環。應該在出現症狀後,盡快到骨科或復健科門診就診,醫師會先做肩膀理學檢查,紀錄各個關節活動度,視情況用影像學檢查(X光、檢查用超音波)輔助診斷。筆者的習慣是為此類病患安排肩膀超音波檢查,因超音波可以看到肌腱和軟組織的病灶,找到根本原因可以讓治療更精確。

物理治療助恢復 自我運動活絡關節

治療可視情況用口服藥、關節腔內注射及物理治療(包含熱療、電療和運動治療),藥物和注射是讓發炎減少、止痛,超音波導引注射可以更精確讓藥物滲透關節腔內。物理治療的熱敷、短波、治療性超音波或干擾波可以讓肩部組織延展性改善,之後再開始運動治療,運動包含牽張運動、關節鬆動術和主動被動關節運動,在所有治療裡,最重要的是肩關節運動。除來院接受物理治療外,也建議患者在家裡也要做這些肩膀運動,才能更有效增加關節活動度、恢復功能。透過復健醫療團隊的診斷及治療,極大部分患者皆可減痛並重拾正常生活功能!

(文章來源: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復健科/郭惟致醫師)

【延伸閱讀】愛的印記讓妳沒自信? 醫美讓妊娠紋從人生中退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8歲林女士便秘、血便3年,自以為是痣瘡,做了大腸鏡檢查,才發現上百顆瘜肉已有4顆癌變,病因竟是被稱為恐怖遺傳的家族性大腸瘜肉症。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林北江提醒,具有家族病史或腸胃不適、排便不順及血便症狀的人應及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雙親之一有此基因 子女罹病率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要避免神經損傷及癱瘓的發生,良好的脊椎手術是關鍵。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透過微創手術,不僅能協助醫師精準找到病症位置,患者術後傷口小、恢復也快,而目前又屬脊椎內視鏡手術最為普及;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醫師黃鼎鈞表示,年初一部創下高收視率的韓劇,雖劇情以升學教育主題,但劇中背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友,且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增加2.5萬人,若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可能因此引起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珊霓指出,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資料也顯示,包括黃斑部病變、白內障與青光眼已成為成年人失明三大主因,其中糖尿病患比一般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62歲許先生之前患有直腸癌,現因胰臟癌再次接受手術,手術後營養狀況不佳,不料術後腹部切口性傷口因感染而裂開,導致大量化膿,產生分泌物而且味道很重,需每日頻繁換藥,大大打擊許先生的信心,更增加家屬照顧的壓力。收治許先生的外科專業醫師蘇君明院長指示,他為病患使用了強效吸附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