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的肩膀”凍”住了嗎?  淺談五十肩

你的肩膀 rdquo;凍 rdquo;住了嗎 淺談五十肩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門診很常見中老年人將肩膀痛當作是五十肩,其實肩膀痛原因很多,肌腱炎、滑液囊炎、退化性關節炎、頸椎疾患都可能造成疼痛。而五十肩亦稱冰凍肩,正式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主要症狀是肩膀疼痛和關節活動角度受限。嚴重者會造成日常生活上干擾,如做家事、梳頭髮,尤其女性還會有手伸到背後扣貼身衣物的困難,夜晚也很常更加疼痛,干擾睡眠狀況。

五十肩好發中老族群 超音波找病灶

五十肩之所以稱為「五十」肩,因為好發在中老年人身上,尤其是女性和患有糖尿病的人。

可以粗略將此症分成兩大類:

1.原發性冰凍肩:不明原因肩膀沾黏,通常這類病人想不起自己有受過傷或有粗重工作,莫名就出現症狀。

2.次發性冰凍肩:可追溯出原因,如肩關節退化、旋轉肌袖發炎或斷裂、骨折、運動傷害等等。

病患常因肩膀痛而更不敢動,這反而讓肩關節裡沾黏更嚴重,造成惡性循環。應該在出現症狀後,盡快到骨科或復健科門診就診,醫師會先做肩膀理學檢查,紀錄各個關節活動度,視情況用影像學檢查(X光、檢查用超音波)輔助診斷。筆者的習慣是為此類病患安排肩膀超音波檢查,因超音波可以看到肌腱和軟組織的病灶,找到根本原因可以讓治療更精確。

物理治療助恢復 自我運動活絡關節

治療可視情況用口服藥、關節腔內注射及物理治療(包含熱療、電療和運動治療),藥物和注射是讓發炎減少、止痛,超音波導引注射可以更精確讓藥物滲透關節腔內。物理治療的熱敷、短波、治療性超音波或干擾波可以讓肩部組織延展性改善,之後再開始運動治療,運動包含牽張運動、關節鬆動術和主動被動關節運動,在所有治療裡,最重要的是肩關節運動。除來院接受物理治療外,也建議患者在家裡也要做這些肩膀運動,才能更有效增加關節活動度、恢復功能。透過復健醫療團隊的診斷及治療,極大部分患者皆可減痛並重拾正常生活功能!

(文章來源: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復健科/郭惟致醫師)

【延伸閱讀】愛的印記讓妳沒自信? 醫美讓妊娠紋從人生中退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台灣醫療品質聞名全球,每年超過30萬人次跨海來台就醫,去年9月衛生福利開放《特管辦法》,透過產官學緊密合作,加速細胞治療產業鏈形成,造福病患之餘也吸引更多海外病患來台就醫,加乘國際觀光醫療商機。《特管辦法》開放 管束不合格細胞治療衛福部新南向政策奏效,年年帶來百億產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2019年城市盃校園電子競技邀請賽(CCCE)將開打,選手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小心職業傷害!北榮眼科部主治醫師許志堅提醒,電競選手成年後較易有高度近視,應每年檢查眼睛,才能及早發現眼軸持續變長、白內障,青光眼及黃斑部病變等併發症。而眼睛疲勞須適時休息,並多從事戶外活動,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病人自主權利法指,具完全行為能力之人(須年滿20歲)得為預立醫療決定,而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則須經醫療機構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而此法規也於今(108)年1月6日正式上路,截至目前,臺北市現有12家醫院18處所提供預立醫療諮商服務,其中截至6月底止,全國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