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的肩膀”凍”住了嗎?  淺談五十肩

你的肩膀 rdquo;凍 rdquo;住了嗎 淺談五十肩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門診很常見中老年人將肩膀痛當作是五十肩,其實肩膀痛原因很多,肌腱炎、滑液囊炎、退化性關節炎、頸椎疾患都可能造成疼痛。而五十肩亦稱冰凍肩,正式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主要症狀是肩膀疼痛和關節活動角度受限。嚴重者會造成日常生活上干擾,如做家事、梳頭髮,尤其女性還會有手伸到背後扣貼身衣物的困難,夜晚也很常更加疼痛,干擾睡眠狀況。

五十肩好發中老族群 超音波找病灶

五十肩之所以稱為「五十」肩,因為好發在中老年人身上,尤其是女性和患有糖尿病的人。

可以粗略將此症分成兩大類:

1.原發性冰凍肩:不明原因肩膀沾黏,通常這類病人想不起自己有受過傷或有粗重工作,莫名就出現症狀。

2.次發性冰凍肩:可追溯出原因,如肩關節退化、旋轉肌袖發炎或斷裂、骨折、運動傷害等等。

病患常因肩膀痛而更不敢動,這反而讓肩關節裡沾黏更嚴重,造成惡性循環。應該在出現症狀後,盡快到骨科或復健科門診就診,醫師會先做肩膀理學檢查,紀錄各個關節活動度,視情況用影像學檢查(X光、檢查用超音波)輔助診斷。筆者的習慣是為此類病患安排肩膀超音波檢查,因超音波可以看到肌腱和軟組織的病灶,找到根本原因可以讓治療更精確。

物理治療助恢復 自我運動活絡關節

治療可視情況用口服藥、關節腔內注射及物理治療(包含熱療、電療和運動治療),藥物和注射是讓發炎減少、止痛,超音波導引注射可以更精確讓藥物滲透關節腔內。物理治療的熱敷、短波、治療性超音波或干擾波可以讓肩部組織延展性改善,之後再開始運動治療,運動包含牽張運動、關節鬆動術和主動被動關節運動,在所有治療裡,最重要的是肩關節運動。除來院接受物理治療外,也建議患者在家裡也要做這些肩膀運動,才能更有效增加關節活動度、恢復功能。透過復健醫療團隊的診斷及治療,極大部分患者皆可減痛並重拾正常生活功能!

(文章來源: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復健科/郭惟致醫師)

【延伸閱讀】愛的印記讓妳沒自信? 醫美讓妊娠紋從人生中退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院的急診室裡總是十萬火急的搶救生命,卻也常見不理解情況的家屬訴諸言語或行動暴力。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搭上「開箱文」風潮,號召醫療團隊拍攝高級心臟救命術開箱文,搭配重要的急救設備,透過活潑的畫面呈現讓民眾一秒神解急診醫療團隊的工作面貌,畫面中包括每分鐘可輸血800毫升的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過去許多肢體不便的障礙者,常因院所沒有提供斜坡道或通道太小等問題,導致就醫困難,為了解身障者目前就醫情況,身心障礙聯盟與財團法人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探訪大台北地區的診所與醫院之無障礙環境與友善服務現況,共計調查50間診所與31間醫院,結果發現,診所的硬體設施僅4...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數位科技與時俱進,現代人生活中幾乎離不開3C產品,也造成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愈演愈烈,高度近視比例增加,引起早發性白內障的機率也大為提高。1名47歲的男性工程師2、3年前測量視力為1000度,突然某天感覺右眼視力模糊,檢測發現度數暴增到1400度,視力量表0.5以下,感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便秘是國人常見的生活困擾,除了常見的運動少、常外食、飲食不均衡之外,有些人「嗯不出來」卻可能是藥物所引起的。   食物殘渣進入大腸後,大腸持續蠕動並吸收殘餘的水分,剩下無法再吸收和消化的殘渣,就是糞便了。糞便累積後,腸壁神經傳達至大腦,讓人體產生便意而排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