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調養體質就能自然受孕? 醫破解3大聽似沒錯卻耽誤懷孕的迷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只要調養身體,自然能自然受孕?當心只是瞎忙一場!不孕門診就有一名40歲熟女性經歷流產之後,苦於想再懷上寶寶,努力嘗試各種方法調養身體一年多,肚皮卻始終沒有好消息,最終尋求醫師協助,才發現其實是子宮沾黏、高齡卵子質量低惹的禍,根本不是體質問題。國內婦產科醫師大嘆,診間就常見3種雖沒錯、卻可能耽誤懷孕的拖延觀念。

開業婦產科醫師李怡萱表示,過去試管嬰兒療程費用高,成為求子路上一大沉重負擔,不過,7月起政府擴大施行試管嬰兒補助,能減輕經濟壓力,然而,求子路上另一顆大石頭,仍有許多不孕夫妻對於試管嬰兒有「不自然、人工」迷思,花費大把時間嘗試各種方法只為自然懷孕。

李怡萱就列舉診間常見3種拖延觀念,第一就是以為天天食補、補充保健品,就能養成受孕好體質。其實想成功懷孕,體質固然重要,但體質調養是需要長時間的,若嘗試一段時間還是未能懷孕,就應立即尋求專業不孕症醫師諮詢,檢查是否子宮構造、免疫內分泌或是胚胎異常問題,才能及早解決造成不孕的根本問題。

第二種拖延觀念則是做遍各種愛愛新招當實驗,以為能提升精蟲進入體內的機會,提高受孕率。李怡萱破解,任何一種體位都可能懷孕!每月換新體位或許是可以嘗試的方法,甚至是夫妻之間的情趣,但是並不是影響受孕的重要原因。

李怡萱說,最後一種常見拖延觀念,就是勤於每月計算排卵周期,反而造成壓力,讓「做愛」變成「做功課」,儘管經期APP、排卵試紙、測量基礎體溫等是不孕夫妻最初步而且很容易入門的方法之一,透過計算出排卵周期,在正確時間行房,增加懷孕的成功率,但​35歲以下女性每個周期成功懷孕的機率約是20到25%,但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在計算排卵期時有時候容易造成夫妻雙方的壓力增加,長期下來很容易累積焦慮以及挫折感,建議不孕、難孕問題仍應透過完整檢查,先確認沒有子宮、輸卵管等生理問題後,再計算排卵周期也不遲。​

李怡萱提醒,臨床發現許多不孕案例,很多在子宮構造、免疫或胚胎品質出了問題,但後續經由適當處置、藥物或試管療程搭配著床前胚胎染色體篩檢 (PGT-A),有助成功克服不孕問題,順利懷上健康寶寶,如發現自己有不孕、難孕狀況,除了補充保健品、中醫調養體質、嘗試各種體位、計算排卵期外,其實應該先來諮詢專業的不孕症生殖中心及醫師,避免走冤枉路錯過最佳受孕時間。

照片來源:李怡萱醫師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校園2周打完BNT破功!大缺30萬劑 指揮中心認了「錯估供貨」接不上

誤打大劑量BNT原液「常見2不良反應」 是否賠償?指揮中心指示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運動固然重要,但量力而為的運動選擇對於維持高齡者的健康更為關鍵!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劉文俊提醒,高齡者的肌力、骨骼強度都不如年輕人,因此在追求健康而運動的同時,也應視個人體能狀況循序漸進的調整,切莫為了運動反而造成身體不適!若是年事已高或健康狀況不佳的長輩來說,建議減少久坐的時間、增加起身活動...

閱讀詳情 »

隨著月亮杯的問世,也讓女性生理期的衛生用品又多了一個選擇,不少過來人分享若是正確使用月亮杯,就能「幾乎可以忘了它的存在」,也讓不少人趨之若鶩。然而,將異物放入陰道盛接經血,到底會不會增加感染風險?使用月亮杯又有什麼應該注意的事項呢?長榮宥宥婦產科施俊宇醫師表示,月亮杯是使用醫療用矽膠所製成,若能正常...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來源:https://www.livescience.com 病毒猶如令人棘手的野獸,這些在亞顯微鏡下才能看得到的病原體是人體健康的最大隱患。其中的一部分病毒的危險係數會更高,它們可以在人的身體內「沉睡」,無限期地藏匿於人體免疫系統,等待時機得以重新被激活。 科學家一...

閱讀詳情 »

年紀越大,越能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尤其現在高齡化社會,活到70、80歲是很常見的事,但能不能健康終老反而成為更多人心中的期盼。既然老化是無法避免的,又該如何達到「健康老化」的目標呢?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劉文俊表示,想要健康老化,最重要的功課之一就是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以幫助減緩肌肉與力量退化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