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講座報名/何昭德醫師談 白內障之預防及保健

眼睛是靈魂之窗,年紀大、老化是白內障最常見的原因。根據統計,台灣50歲以上的人就有6成患有白內障,到了70歲以上更高達9成。

產生白內障的原因很多,簡單可區分成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先天性的主要是母體影響到胎兒所造成的,例如母體受到輻射線、德國麻疹、服用藥物等。後天性的如外傷、發炎、高度近視、糖尿病等,而最大宗的要算「老年性白內障」了。

當光線自瞳孔進入眼睛之後,首先就會經過調節焦距的水晶體。正常狀況下,水晶體應該是透明、能夠光線自由通過的構造,但隨著老化,或是眼睛受傷、糖尿病引起眼睛病變、過量暴露在輻射中等影響,水晶體中的水分和蛋白質開始聚集、凝結,形成不透明的物體、導致水晶體混濁,光線無法正常到達視網膜,就會讓視野變得模糊不清,也會影響看到的色彩。

白內障早期主要的症狀是視線模糊,看東西有霧霧的感覺,有時還會覺得顏色看起來較不鮮明、較暗。在白內障初期,某些人還可能出現畏光,或是東西的周圍出現光圈的情形,甚至有些患者可能因白內障而改變了屈光度,導致遠的看不見,近的卻看得很清楚,老花現象可能因此改善。

不少民眾關心能否透過保養或治療等方式對抗眼睛的衰退,為此,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於6月22日星期六下午,力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醫師何昭德,與民眾談談「白內障之預防及保健」。

健康公益講座當天除了何昭德醫師的專題演講,首場有請台北市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解析「您所不知道的耳鳴重聽眩暈」;第2場則特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林明秀講述「臉部老化的治療」。時間從下午1點至5點,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室(台北市徐州路2號4樓)舉行。

如欲參加的民眾可至「北醫校友會教育基金會」或「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官網查詢相關訊息,或撥打報名專線:(02) 2391-5568轉報名組,亦可線上報名:http://bit.ly/2HlXvVA,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下午宣布桃園市新增12例Covid-19本土病例,新聞處長詹賀舜說明,本市本土病例新增個案年齡介於7歲至70多歲之間,其中2人為家庭成員、其餘為獨立通報個案。相關疫調足跡包含大溪區山霸王活魚土雞餐廳、龜山區7-11茶專門市及利萊福超市、蘆竹區佰元鍋南崁店等,請曾出入...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疫情不斷升溫,不少民眾出現恐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姜學斌建議,可以透過「四不五要」來減低焦慮:包括不要轉傳或散佈恐慌性購物的資訊與照片;不要整天看新聞,應該要透過官方媒體獲得整理好的資訊;不要專注在確診者足跡,要專注在完整自我的防護;減少當面人與人的連結...

閱讀詳情 »

台灣今新增240例本土個案,各縣市發布最新確診者足跡。屏東縣長潘孟安指出,案2122為67歲婦人,長期居住新北市,5/12回到屏東內埔鄉兒子家小住,衛生局、警察局徹夜追蹤疫調,已匡列接觸者7人。而這名確診婦人的足跡也相當廣,包括高鐵新左營站、台鐵屏東火車站、內埔國小、內埔和禎園納骨塔祭拜等。這名婦人...

閱讀詳情 »

台灣疫情延燒,新北市新增本土確診106例。格縣市防疫措施升級,紛紛採實聯制、不內用改外帶等方式配合,但昨傳出有民眾不願意配合超商實聯制及戴口罩,甚至痛毆店員。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很痛心」,在防疫嚴苛時,竟然還有人不願聽從勸說甚至打人,已請警方該依法函辦就函辦,衛生局該重罰就重罰。對於昨日有民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