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警惕這些會「傳染」的癌症,分享一次救一個人

警惕這些會「傳染」的癌症,分享一次救一個人

大陸渝北區一家四口都患有肝癌,其中3人已經死亡;沙坪壩區一名男子前後兩任妻子都患上宮頸癌。近日,國外醫學期刊《Cancer Cell》刊發研究論文稱,癌細胞具有傳染性。

 

人為什麼會得癌症?答案五花八門:有人說是遺傳的,有人覺得是接觸了致癌物質,有人認為是環境污染,還有人怪「命不好「……

專家:某些癌症會通過病毒慢性感染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喬友林教授給出的答案或許讓不少人感到意外:慢性感染。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有些癌症是「傳染」來的。喬友林表示,在我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幽門螺旋桿菌、人乳頭瘤病毒(HPV)和EB病毒是最常見的感染致癌因子。

感染和癌症雖然不是直接的因果關係,不會「一擊斃命」,病菌卻會悄悄潛伏在我們的體內,伺機發難。這個過程大約需要10年或更多的時間,如果能阻斷其傳播,將它們消滅在搖籃裡,便能有效預防癌症的發生。

四種癌症會「傳染」

宮頸癌

傳染病毒:HPV人體乳頭瘤病毒

傳染途徑:性傳播途徑、密切接觸、間接接觸(通過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醫源性感染(醫務人員在治療護理時自身感染)、母嬰傳播(由嬰兒通過孕婦產道的密切接觸)

預防:目前只有預防性的疫苗等可以預防4種HPV病毒類型感染。男性過長包皮的環切術是預防女性宮頸癌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防止男性自身感染各類性病的重要措施。

肝癌

傳染病毒:乙肝病毒

傳染途徑: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

預防:及時注射疫苗,感染後積極治療,注意注射、接種、文身等使用的各種醫療器具,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

胃癌

傳染細菌:幽門螺旋桿菌

傳染途徑:口對口傳播、噴嚏傳播

預防: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應避免口口餵養幼兒;患者在與人親吻時也需注意;患者打噴嚏時,旁人應轉身,保持1米距離。

鼻咽癌

傳染病毒:EB病毒

傳染途徑:唾液傳播

預防:接種EB疫苗,注意避免口對口傳播和噴嚏飛沫傳播。

如何預防癌症「傳染」

首先,打疫苗。來自台灣的數據顯示,自1984年對95%的嬰幼兒及兒童注射乙肝疫苗,20年後乙肝帶菌者從10%~20%降至0.2%,肝癌發病率也相應減少70%~80%。其次,早治療。幽門螺旋桿菌完全可以通過抗生素聯合治療徹底根除,不僅緩解胃炎、胃潰瘍,對進一步發展成胃癌也起到很好的抵抗作用。再次,做篩查。30歲以上的女性,務必要定期篩查宮頸。同時保護自己,注意使用避孕套、不要過早性生活、限制性伴侶數目等。最後,分餐制。幽門螺旋桿菌等病菌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手、食物、餐具等途徑傳染,生活中最好實行分餐制,聚餐時盡量使用公筷、公勺等,家庭中有感染者時要適當隔離。

來源:北京醫生網

 http://www.ntdtv.com/xtr/b5/2015/01/06/a1166792.html#sthash.ctv7ZYbB.dpuf

相關推薦

注重養生的我很常補充保健食品,尤其平時因魚類單價較高、自己又不下廚,生活中很少獲得魚類的營養,所以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及DHA的魚油也是我會選擇的營養食品,高純度、負擔少、好吸收是我選擇魚油時的考量。營養師輕食推出的650純淨魚油是台灣唯一完整報告的魚油,濃度檢測、有害物質檢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2歲陳小姐,四年前被診斷出罹患乳癌合併骨轉移,長期感到腰痠背痛,求助於中醫治療,但症狀卻未改善,甚至病情加劇;之後經手術、化療及放射線治療,且調整生活步調,才逐漸控制病情,直到105年腫瘤指數升高,醫療團隊建議標靶藥物治療,但陳小姐考慮身體衰弱,返診不容易,便決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很多人困惑,乳房良性腫瘤到底要不要切除?31歲的黃小姐摸到左邊乳房有2公分小腫塊,就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除了原本觸摸到腫塊,還有2個約1.5公分小腫塊,切片檢查確診為乳房纖維腺瘤。雖然是良性腫瘤,但擔心腫瘤增大造成困擾,又怕開刀會留下疤痕。與醫師討論後,進行超音波導引真空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症是國人健康最大敵人,慶幸的是,台灣常見的癌症中,有四種癌症有可用且有效益的篩檢工具,可以早期發現;因此,國民健康署推動四癌篩檢,對於身體健康且沒有任何癌病症狀的民眾,提供篩檢服務。四癌篩檢 協助早期治療根據國健署統計,四癌篩檢每年的服務量超過5百萬人次,平均一年可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