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警惕!六種會“憋”出來的大病

 

【憋尿】——當心尿毒症!

當膀胱的存儲空間達到一定極限時,便會被憋爆,造成嚴重後果;如果尿液潴留過多,超過膀胱的儲量,便會向輸尿管回流,時間長了可能會導致尿毒症,膀胱的括約肌也會因此變得鬆弛。所以,人們一旦有了尿意,一定要及時排出體外。

【憋便】——當心結腸癌!

憋便是不好的生活習慣,大便不及時排出,水分就會被腸道反覆吸收,導致大便幹結難排。大便中的毒素在體內積累時間過長,有害物質被腸道吸收,就會出現精神委靡不振、頭暈乏力、食欲減退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腸道癌症。

 

【憋屁】——當心腸道炎!

如果憋屁,這些有害物質排不出,也會被腸道黏膜重復吸收,出現胸悶、腹脹等症狀。經常憋屁,會使機體形成慢性中毒,產生精神不振、消化不良、頭暈目眩和臉色蠟黃等症狀。

【憋氣】——長時間容易讓人窒息!

如果憋氣時間過長,會引起頭昏、胸悶等症狀,所以老年人最好少進行這種鍛鍊。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質越來越弱,身體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也會變弱,而憋氣會影響呼吸平衡,使吸入的氧氣不能正常進入血液,引起體內供氧失衡,發生危險。

 

【憋乳】——當心乳腺癌!

寶寶的營養品,本身並沒有什麼毒性,但由於女性的乳頭與外界空氣相通,如果乳汁過多而不及時排出,外界的有害氣體或細菌等不良物質便會侵入乳房,引發細菌感染,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急性乳腺炎。

【憋精】——當心喪失性功能!

如果因為工作忙等原因長期不過性生活,則會加重內分泌紊亂症狀,導致性功能下降。精液如果長時間蓄積在精囊中不正常排出,睪丸便會長時間受到“高壓”,可能令生精能力喪失,並逐漸導致睪丸萎縮,喪失性功能,腰酸、腿軟、乏力、失眠、情緒低落、記憶減退、皮膚衰老等一系列身體症狀也會連鎖產生。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外電編譯】沒有人能確切地指出該怎麼做才能擁有一段成功的感情,不同的經歷會造就不同的情感,愛很難有確切的標準;然而,一段關係如果隨著時間惡化或導致失敗,其原因卻是有跡可循的。   是什麼原因讓人們想要離開一段感情,又是什麼促使他們想要在一起?對此,許多專家學者進行了探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來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一旦在公共場所聽到有人咳嗽,多數人反應通常會相當驚慌,但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王美文藥師提醒,臺灣是海島型氣候,環境中的過敏原,可能造成過敏性鼻炎、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等反應,但只要用對抗組織胺和類固醇等藥物,即可緩解過敏症狀,不必過度擔憂。過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步調緊湊,常常容易覺得疲倦,久了積勞成疾,卻不意察覺。家庭醫學科醫師Matthew Goldman強調,充足睡眠是健康的關鍵。然而,你的疲倦感,是睡眠不足,還是疾病發出的警訊,快來看看醫師整理常見問題。Q:需要多少睡眠時間才夠?A:你需要的睡眠時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COVID-19(武漢肺炎)是否公布患者位置一直爭議不斷,衛福部疾管署公布「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公開第1例至28例所在縣市分布。根據系統的查詢方式,可以推測第26例在新北市,如果從疫情開始至今,雙北病例數相加,總數達到12人,顯示目前雙北是台灣風險最高區域。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