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警惕!這8樣物品不常更換 嚴重損害健康

警惕!這8樣物品不常更換 嚴重損害健康

刷牙後細菌易孳生在刷頭,每3個月-半年更換最佳。

食物有保存期,到期後不但失去風味還可能吃壞肚子。下列物品也有所謂的使用期限,使用過久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健康,必須定期汰換。

1. 沐浴球

不少人在洗澡時會使用沐浴球,倒上沐浴乳後搓揉讓其質地變得更細致。美聯社先前便曾報導,一個沐浴球上藏著72億個細菌!長時間未更換恐讓身體沾染細菌,除了定期清洗、避放潮濕處外,建議每三個星期到一個月就盡量更換。

2. 牙刷

早晚都會使用到的牙刷也潛藏著不少髒東西。美國牙科學專家曾指出,刷後的牙刷含有食物和水,且長期置放於潮濕的浴室內,細菌容易孳生。刷頭若使用半年便含有180萬個細菌。除了在刷之前徹底清洗刷頭外,建議每三個月到半年最好定期汰換。

3. 隱形眼鏡盒

隱形眼鏡方便無負擔,在近視族裏擁有廣大市場。隱形眼鏡與眼睛接觸密切,為了防止感染,清潔工作更是馬虎不得。隱形眼鏡盒打開後細菌便會找上來,容易增加眼睛感染風險。衝洗後若未擦幹就使用,自來水會混入保養液裏,進而產生細菌。建議隱形眼鏡盒以保養液衝洗,每三個月盡量做更換。

4.毛巾

沐浴後、洗臉後使用的毛巾藏著數以百萬計的細菌。用後的毛巾會受到皮膚油脂、空氣中灰塵侵蝕,如果你習慣用後放在浴室內,容易吸濕的毛巾將成為細菌滋長的溫床。建議同條毛巾每次用後清洗、每周用熱水燙過,一季(3個月)應須汰換一次。

5.枕頭

枕頭長期使用後同樣也在不知不覺中「累積」許多細菌,頭髮若未清潔就躺上,上頭的灰塵和細菌容易沾染枕頭,而睡覺時不自覺流出的口水或汗液如果滲透到枕頭裏麵,易孳生細菌、黴菌,還可能引起氣喘、皮膚炎或冒出惱人的痘痘。建議每3周定期清洗,一年後可考慮更換。

6.竹製餐具

天然的竹製餐具受到不少家庭喜愛,不過此類廚房用具若不注意消毒,大腸杆菌、黴菌孳生後引發腸胃疾病。建議每周用開水煮30分鍾消毒一次。若出現裂開或變色情況即不應繼續使用。使用壽命為半年到一年。

7.洗碗海綿

清洗食用後餐具的海綿可能會反過來汙染餐具!許多人在使用後會將海綿放在洗碗槽,以便下次使用,但潮濕的環境容易讓病媒跑上去,啃食裏麵的食物殘渣。若未更換或消毒,細菌就容易在清洗時又回到餐具上。建議每個月須更換一次。

8.不沾鍋

食物不易黏鍋又省油,不沾鍋成為不少家庭主婦的最愛。其表面的塗料讓食物在烹調過程中不易沾黏。使用時避免用金屬鏟刮傷,若開始出現脫漆現象,即應更換。

======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師,請問這擦傷的傷口會不會留疤阿?」許多年輕女性車禍後,到急診第一句話往往不是關心自己傷勢嚴重與否,反而關心後續疤痕是否會永存。安南醫院整形外科王冠智醫師強調,疤痕是可治療的,只要細心照護加上配合醫師建議,通常疤痕不會明顯,如在疤痕照護上有疑問或不適或已有肥厚性疤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多歲家庭主婦小慧,因慢性咳嗽至醫院就診,經X光攝影檢查發現左側胸腔微小陰影,給予抗生素治療一段時間後並無改善,後於兩個月後接受電腦斷層影像評估,卻發現雙側肺臟數十顆大小不一之低密度肺結節,轉介至胸腔外科治療,經雙側胸腔鏡手術切除後,共確診十顆惡性程度不一之「原發性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現代人常久坐辦公室、斜躺沙發滑手機或搬運重物施力不當等,因長期姿勢不正確,導致慢性腰痛、下背痛及臀腰部酸痛,急性嚴重期甚至出現手麻、腳麻等症狀,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原來罪魁禍首是椎間盤突出。 腰椎壓力坐比站立更大 長期久坐容易出現椎間盤問題 許多人認為坐著比站立輕鬆,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新竹報導】許多父母在男寶寶誕生之後,隨著孩子長大,開始有是否要割包皮的疑問。泌尿科醫師認為,由於兒童較難配合手術,建議等到青春期,若還有包皮過長或包莖問題,再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如果難以清潔包皮導致紅腫發炎,基於健康與衛生因素,通常會建議割除包皮。 泌尿科醫師陳志閔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